第467部分 (第2/4页)
的情况一传到朝廷那边满朝哗然。
当年朝廷把三公封地放在长江以南就是为了让他们镇守一方,按理说夺去了兵权他们就该是那种有名无实的存在,可现在三公一起造反就有如此大的阵仗,杨家百年的影响里着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金殿之上,赵沁礼的面色空前的难看,一向纨绔颓废的他也意识到了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沮丧。年少的皇帝已经忍不住了,拍着桌子喝骂道:“御史呢,还有吏部的人,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百官们都低下了头不敢言语,小皇帝一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拍案而来大骂道:“我们和定王打,你们知道发兵一万吹嘘十万,现在谁来和我解释一下江南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敬国公,三公,杨家这帮人哪来那么多的兵马。”
百官们面面相觑,说到底还是京城内斗姑息了杨家的人,只是这理由可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还有,户部的人!”赵沁礼气得脸都绿了,把奏折往地上一丢:“你们说什么海禁一直是国之根本乃是千秋之策,现在给我看看这些折子,你和我说说这个杨二爷是哪来的东西,他已经打到了湖南连朕的行宫都被改成了他的行府,这算什么。”
占据了皇室行宫,这样的行径狼子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了,对于皇家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可恶啊,这些贼子真是目无王法。”礼部的人陪着骂了几句,这时候再不开口的话难免也会遭殃。
朝堂上氛围可不太好,前方李满海虽然用兵如神和定王打得难解难分,但傻子都看得出来朝廷现在是落于下风。
李满海毕竟年轻没多少威望资历也浅,仓促间掌管禁军尽管也表现得可圈可点,但与定王的东北大营一比那可是高下立叛,最起码禁军上下对这个年轻的总兵不服者大有人在。
定王是有名的武王在军中又威望甚高,东北大营镇守一方十多年来兵不解甲,东北大营这些年一直处于备战的状态,他的军马那股子凶性可没半分的消减。
李满海的资历尚浅,即使有那个能耐也难免有人不服于他,说难听点军心不稳啊,前线上的李满海现在是在硬撑着。
本来和定王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了,按常理来说朝廷坐拥天下山河,武将,精兵,粮草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好好的打一个耗字的话拖也能把定王拖死,可现在朝廷的情况却不怎么乐观。
禁军和定王一打明显已经落了下风,师家现在盘踞津门却出工不出力,朝廷连发了几道军令师家都是置若罔闻依旧按兵不动,这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已经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了。
老温是气得六佛升天,连夜派人去京城的师府一看竟然是人去屋空,被押为子质的师子明早已经不知去向。
老温当时就气得晕了过去,师俊这明显是故意要摆朝廷一道,恐怕师家是早有此意,在自己忙于军务的时候师子明已经被人救走了。
这事虽然密而不宣,但不少人还是听到了消息,现在少了师家这支强兵朝廷已经很吃力了。更雪上加霜的是江南敬国公起兵造反了,杨家三公不知道哪调集那么多兵马四处的张牙舞爪,朝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开始为了对抗定王老温把能调的兵全调来京城了,尽管没多少但那都是江南屈指可数的精兵强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要么是老温的人要么就对朝廷忠心耿耿。
少了这些人,剩余的地方官有没有那个魄力为了人臣大道与杨家拼死抵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朝廷和定王一打本来就是人心惶惶了,现在杨家起兵无疑是雪上加霜,恐怕不少早就心存犹豫的人都会选择背叛朝廷。
而且长江以南陷入战火,不管敬国公有没有能耐全部打下,但这样长江那头一乱就意味着税银的缺失朝廷也没办法再在那边调兵谴将,也失去了粮草上源源不断的支持,这简直是一举切了朝廷的后路。
紧接着,什么海上帝国,江苏总兵梁华雄也反了,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兵马无处抽调,国库日渐空虚,再加上长江水面上一艘艘战船游荡着,抢掠着朝廷征收来的最后一批税银,一时间仿佛是六月飞雪一样,噩耗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老温已经气得在病床上起不来了,小皇帝看了更是雷霆大怒,他再纨绔无知也明白眼下的朝廷这是四面楚歌了。
长江以南烽烟四起,其祸犹胜定王,因为朝廷与定王好歹是皇室内争。若是与杨家的话,那就是赤裸裸的造反了,杨门镇王刚为国尽忠战死沙场三公就一起起兵造反,这样的局面无疑会让朝廷的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