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页)

…18 6:09:20 本章字数:3782

第五十六章

萧嫱的试音不能算很成功;最起码陆裕明就对赵文凯私下讲;这个女艺人的演唱的确没有很大的潜力。不过如果用心包装到是可以向偶像歌手的方向发展。

赵文凯无非是想叫萧嫱多学习一些东西;自然是同意。于是安排公司为萧嫱重新定位包装;然后签订合约。

几天之后;朱音和琳倩踏上了返回香港的班机;琳倩自然又有很多话要对赵文凯讲;这些暂且不提。纳兰蓉蓉因为朱音两女的离开;自觉没有了监视的目标;也回家去了。

于是赵家又剩下赵文凯孤家寡人一位。只不过纳兰蓉蓉终日里谨慎小心;对赵文凯严盯死守。以为朱音和琳倩离开就天下太平了。回家是回的很安心。可她哪知道;她前脚刚走。后面萧嫱萧大美女就开始接长不短的造访赵家。美其名曰:向赵文凯学习音乐知识。

1993年2月底;李亚男终于带着两个卫星频道胜利返回台北。

经历过几个月的考察和谈判;最终李亚男从一家县级地方台收购到了电视台的全部股权。并且得到有关部门的批文;然后租用亚洲卫星频道;正式建设新的有线电视网路。其中的过程自然有一番艰辛。但是拿钱砸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呢!

赵文凯考虑再三;终于准备把电视台重新架设在台北。正式挂牌东森电视台。

因为有两个频道;因此初步设定为:东森新闻台和东森综合台。

既然有了阵地;培养了多时的战士们自然不能清闲下来;在此之前;赵文凯就有指示;命令公司准备各类节目的策划;筛选和排练。如今真要真刀真枪上阵了;自然是磨刀霍霍;信心爆棚了。

不过电视台建设开播之前;自然先要宣传造势。要不然电视台开播后给谁看啊。

于是;东森公司的艺人;发专辑;上通告;自然都要为东森打下广告。至于东森高层也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纸和杂志上;于是东森就此在台湾有了一定名气。

至于节目安排;赵文凯初步为新闻台选定了五个栏目;分别为:东森新闻直播;世界周刊;体育王国;东森气象和主播有约。

而综合台前期为四个节目;分别是娱乐百分百;实话实说;华夏书坊和台湾人逛大陆。

最终;赵文凯经过了两年多的辛苦历程;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电视台;从而打开了他传媒帝国最坚实的一步。

很难想象;一家新的电视台;从高层到艺人都是本行业的新人。不过就是因为如此;东森内外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别人一年可以完成的事情;在东森的年轻人手上只用了两个月就全部完成。

为此;赵文凯十分大方的为全体员工包了红包。不过;公司的任务量也继续增加。于是赵文凯和周同学约定的旅行日期也继续无限期的延后。

与此同时;赵文凯父母在大陆也传回了消息;投资建厂的事情也圆满完成。预计很快就可以投产。

在制作节目的时候;赵文凯对台湾和香港的电视节目做了对比;然后从中吸取优秀的经验;也从记忆中找寻当年的好节目;拿到现在来播;争取东森一炮走红。

台湾电视媒体事业发展势头繁盛;虽然人口只有2300多万;电视频道却超过100多台;24小时新闻台就有8台;与全世界的70多台相比;台湾这小岛居然占了八分之一;这现象除了台湾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

就其中一项新闻媒体来讲;要想在如此剧烈的竞争下突围而出;就必须殚精竭虑地寻求突破;因此各种多、乱、夸大等抢新闻的怪像便应运而生。而这种怪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怪是多且乱;第二怪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第三怪则是新闻政治化。

台湾电视不仅新闻台多;所提供的资讯也多。当我们打开新闻台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双眼找不到焦点;因为画面的资讯太多。

以香港为例;当主播报道新闻时;画面除了主播以及一行字幕外;只有静态的背景;使人们的视线很自然地会集中在主播身上。

然而台湾却不同;画面非常丰富;银幕的上端是字幕(天标)、左面是字幕、下方也是字幕(地标);而下面除了走马字幕外;它的上方还有新闻标题;当你以为走马字幕与主播所报道的是同一则新闻时;你会感到困惑。原来走马字幕打的与主播读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则新闻;那麼哪一条字幕是主播所报道的呢?没有!其他的只是广告或天气报告。除了资讯繁多外;主播身后的背景更是动态的新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