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洲还有八十里之后,便命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就地休息。

是夜周侗单身巡逻,突然听到一处兵营有人对话“哎,不到边寨,哪知边寨之苦,这个连大雁也不愿意停当的地方,怎能和我们锦绣家园相比?若是埋骨再此,九泉之下,也难见爹娘之面。”栾兄,你错了,流芳百世,古今往来,有多少镇守边关的将领不都为有幸埋骨大漠而感到自慰吗。

“林兄,你的话也对,怕只怕出师未捷身先死,空负英雄一片心,只要能收复山河,博个荫妻封子也不枉为人一世呢。”

周侗听罢,心中激荡起来。便信步走进营中。

这两位对话者,猛见先行将军进来,吓得百如土色,从地上跳将起来,赶紧施礼,齐道:“见过将军,不知将军驾到,望多多恕罪。”周侗道:躺下,躺下,明天还要攻城,我来看望弟兄们睡得好不好。你们叫什么名字?何时入伍?

二人见周侗并无责怪之意,心中甚为感动,都抢着报告自己的情况。原来这二人,一名栾迁玉,一名林冲,都是东京人氏,前年入伍,因为有些本领,分别担任了禁军千总之职。这次随王帅前来西征。周侗就这取暖的篝火仔细一看,但见二人都在二十上下年龄,栾迁玉长的腰圆臂粗,似有过人的臂力,林冲生得豹头环眼,身强体壮,隐隐透着秀气,周侗心中暗喜,沉吟片刻便道:我看二人身手不凡,我身边正需要两名俾将,不知二位愿意随我否?

二人听罢,一起蹦将起来,纳头便拜,栾迁玉道:将军英明,如雷贯耳,执马提蹬,实某之心愿也。林冲也道:俾卒在东京时,就梦寐以求投拜名下,实因家道寒微,无颜进见,如蒙将军不弃,收为骥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周侗大喜,当即召来军营,任左右俾将曰:“左栾左林。”二人所事千总之取,另行委任他人不提。

正是:出师西番第一关,军营途中马未鞍,

巡营幸迂二壮士,慧眼识才携身边。

第三回关山太险云清被擒 终身有托雪莲招夫

次日周侗命栾迁玉,林冲见过副将周云清,即令,整军待发。一会儿报告,准备完毕。周侗急于下令开拔,却要“左栾”执酒壶,“右林”索菊花清,健步登上一处黄土坡地,在冽裂寒风中,面对一万兵丁,慷慨陈词道:“众家兄弟,听了,前方不远,就是湟州城了,此来我大宋西北屏障,却为西番占据,能否击退外侵之敌,胜败在此一举,本先行除却一腔热血,身无分文,现只有借得先朝抵御西夏,侵略的功臣范仲淹大人《渔家傲》一首,以明心志,抗战未成,誓不生还!”说罢,便高声朗诵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斜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茄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营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周侗念罢,高擎水酒,仰头,倒进肚里,心里顿时升起一股热气。不驱胡虏,决不生还:“还我山河,捍卫国土!”“杀!杀!杀!”喊声顿起,四野震荡,三军勇跃,催人泪下。

周侗热泪盈眶,大步走下土坡,喊一声,直捣湟州城,当即跃马横戈,带头飞驶而去。

却说距湟州三十里有一关隘,叫做邈川关,乃湟州之咽喉。此类傍水依山,地势险要,守将为汉官张鹏飞,闻宋军前来早以严待以毕。

这日鹏飞正在坐堂上,小番来报,宋将关前讨战。鹏飞闻报,当即率领人马,放炮出城。打马阵前,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小将,年在十八九岁,白白脸膛,白盔、白甲、足蹬虎头战靴,跨下赤兔马,掌中一杆亮银枪,英俊潇洒,威风凛凛。嘿这个白袍小将,还真不倷呢。鹏飞把金柄枣阳槊一举,大喝一声,宋将通名受死,俺乃大宋先行副将军周云清是也,你是何人。

“我吗,姓张名鹏飞,恕你年少,才不认识俺镇守邈川的老将。”周云清打量这员老将,但见他,五十上下年纪,黄脸膛,黄盔、黄甲、背插八杆黄缎护背旗。跨下黄驃马,手端一杆黄柄金顶枣阳,远看好似一尊黄泥佛爷。观罢朝来将兜心一枪刺去。

张鹏飞赶快举槊封住道:“娃娃,你仔细看看老夫这杆枣阳槊碗口粗,丈八长,百斤重,给你扛扛,你也吃不消的,还是换个人吧。”

云清听到此言,气得白脸泛红,喝道:“老匹夫,怕你就不是中原教师的儿子,看家伙,”忽的一枪向对方胸口插去,“哐啷”一声,又被对方封住了,云清感到两臂发麻,虎口震烈暗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