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部分 (第2/4页)

,却也绝对不能说少了。

带领这个匪帮的,正是范五爷两兄弟。

说起来这位范五爷来,在西北道上,也算是响当当一条汉子,曾经在党项人手下守过寨子,是汉兵的头目。

后来。守寨子的党项人甩手走了。把粮草吃食都搜刮了个干净。一个寨子的老老小小,一下子就没了主张,不用想也明白,党项人这是要弃寨了,这并不奇怪,自秦人和西夏休战以后,许多边关上的寨子,都被党项人丢弃在了那里。至于寨子里除了党项人的其他兵卒,他们才懒得去管。

多数,以前的寨子会变成一个村落,但像范五呆的这个寨子,却是不成了,因为守寨子的党项人做的太绝,竟是卷走了所有的东西,根本没打算给大家伙儿一个活路儿。

在绝望当中,范五站了出来,他叫来了马老六在内的几个交好兄弟。在深夜间,带上刀子。徒步就出了寨子,向党项人走的方向追了下去。

在六天之后,范五带着马老六还有其他几个人浑身是血的回到了寨子里,他们骑着马,马背上驮着粮食,不用说了,他们将党项人弄走的东西都抢了回来,至于党项人,那还用问吗?

因怕风声泄露,大家都丢了性命,在寨子中一下便立下了威风的范五命令大家收拾东西,一把火烧了寨子,带着人便钻了山窝子,如今这处驻脚的地方,正是当年进山之后建起来的,这些年,每到风声紧时,范五就带着兄弟们回到这里,呆上一段日子,从才没走过水。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这个乱世求存的西北汉子比旁人都要来的谨慎,有些道上的家伙会说他胆小,但他身边的兄弟们,却都知道,范五爷是铁铮铮一个汉子,当年带着他们追上党项人,一刀砍下那个王八蛋的脑袋的时候,五哥可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而范五带着这些守寨的兄弟,观风望色,平平安安的渡过了这些年,除了偶尔会与旁的过来抢食的匪帮杀上一场之外,其他凶险,却也没多少。

范五也总是不耐其烦的告诫兄弟们,不要到秦人那边去讨生活,秦人也许不比党项人凶,但那边却没西夏这边乱,他们过去太过招眼,一旦被人缀上,就是个麻烦。

他的兄弟们听的都有些不明白,但之后一些匪帮的遭遇,确实也印证了范五爷的话,去渐渐变得越加富裕的秦人那边抢掠的家伙,多数都被秦人找出来,砍了脑袋。

而范五带着这些兄弟,做的买卖也是精挑细选,一个就是靠着多年来对这左近的熟悉,专抢附近寨子的补给,也不多抢,只抢一小半,留下一多半不动,如此一来二去,左近的寨子屡屡剿匪不成之下,也明白了这个规矩,遇到他们,便交上一些买路钱,官匪之间,却是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而范五爷也没在一棵树上吊死,寨子废弃的越来越多,没个其他的营生,总归要喝风的。

于是,范五爷带着兄弟又找上了私盐贩子,这些走南闯北的家伙,凶是凶了些,但见识也多。

相互交了几次手,便让范五爷搭上了关系,终于走通了从这里,到吐蕃人地界的路途,从那里,能弄到一些好酒和茶叶之类的东西,让范五和兄弟们的日子一下就好过了起来,连萧关上的党项人,都开始和他做起了生意。

渐渐的,范五爷在西北道上名号响亮了起来,许多人过来投奔,有的人就说,范五爷也该起个响亮些的绰号了。

范五爷却聪明着呢,就说,当年匪四爷称雄西北,到了吐蕃,也建了老大的基业,咱们跟人家不能比,就叫范五了,这西北道上谁还敢说能越过人家四爷去?

于是,范五索性就以范五为名号,连他的结义兄弟都成了马老六,旁人听了这个典故,却只能说一声,范五爷果然晓事理。

不过,好景不长,就在范五准备亲自往吐蕃走一趟,拜见一下吐蕃那些贼祖宗,就算见不到四爷他老人家,见一见他手下豪杰,也是成的,毕竟,在根子上,大家都还有着牵扯不是?

念着当年同道的份上,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也够他和兄弟们吃的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西夏右厢军司大乱,当年在柔狼山下砍了李巨人脑袋的李阎王回来了,各路匪帮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了起来,范五这里也是如此,萧关上的老爷们,也不敢再收他的东西。

若非西夏到吐蕃低地的路途也被封了起来,范五都打算带着兄弟们去投奔那位四爷了……

右厢军司之乱后,平静了一段日子,接着又是秦人来攻,当年西北绿林道上声名赫赫的匪四爷带着万千人马,从吐蕃杀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