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 (第2/4页)

身为女子,虽说在军中挂着校尉衔,但却委实帮不上父兄什么忙,不过,她和父兄想的都不一样,父兄忧虑的是当前战局,但照她想来,当今之势,对于日渐衰落的种家来说,未尝不是一次契机。

折家近几年在西北军中的势力已渐渐衰颓,目光却转向了潼关,前些日才知,折汇升任潼关防御副使,渐渐已可有独当一面之势,其弟折沛任河中团练使,以为呼应,其余在西北任职的折家子弟也开始纷纷寻求出任地方,这么一来,折大将军虽说入京旅任闲职,但失去了这颗参天大树的折家反而有了欣欣向荣之势,实在让人不得不叹服折家诸人的眼光和气魄。

相比之下,种家却是一幅日薄西山的凄凉景象,为什么?还用问吗?当年种家两位先祖参与了夺位之争,当时看起来种家风光无两,但却是实实在在为家族埋下了祸根,让皇家忌惮不说,还与折家就此离心,在父亲得罪之时,折家竟是连一句话都没说,由此可见两家已是形同路人了。

尤其是父亲过于方正,不知变通,就认准了废太子那个窝窝囊囊,性情凉薄的外甥,否则也不会在金州一呆就是十年,好弄的种家如今四分五裂,让旁人看尽了笑话。

不过现在嘛。若是能在此时,父亲那里放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挽狂澜于即倒,将功补过,就算当今圣上仍旧记恨当年之事,也不会再对立下大功的种家怎么样的。

不过想的是不错,但难就难在金州弹丸之地,却囤积了这许多的粮草,首要之地,乃兵家所必争,一旦贼匪瞄到了这里,一场场大战打下来,就算是保住了金州,但若是将军粮给丢了,也是无功有过。

种七娘想到这里,不禁拍了拍自己的小脑袋,真是两难之局啊,这可该如何是好?

想到深处,小小的女儿家,已是眉头紧蹙,忧上心头,等到回过神儿来,连自己都忍不住乐了,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却已来到军营所在,还不是金州的驻军,而是随护钦差的羽林军大营。

让她失笑的则是,这些日子家中无趣,她便来这里找那姓张的小子打上一顿,据说姓张的乃是延州张家子弟,其祖父正是延州军指挥使张祖,也是出自大族门阀,在她来说,难得的则是这小子愈挫愈勇的性子,明知道不是对手,每次却还竭尽全力,比起那些被打上一顿,就哭爹叫妈,以后再也见不到个影子的纨绔子来,这人到算是有些男儿气概,而越是如此,打起来才越是有趣,若是随便来个阿猫阿狗的,也不劳她姑奶奶动手不是?

于是乎,自从钦差回到金州,她不管心情好还是不好,都会时不时的到这里来转转,等到离去的时候,也都是笑嘻嘻的,这等让心情大好的消遣可是难得的很了。

在营门口处,歪着脑袋想了想,今日本没想到这里来的,要去兄长那里看看,但想着事情,就来到了这里,既然来了,也算是天意,反正也用不了多少功夫。

营门口守卫的军兵远远就已看到了她,这些日子以来,要说种七娘在羽林军中的名声,那叫一个响亮,不认识谁也不会不认识这位姑奶奶的,往日这些守门的军兵都是只作不见,放人进去就是了,但今日不同,钦差大人亲自巡营,可马虎不得。

营门小校上去就把种七娘给拦住了,不过也只是象征性的问了几句,便打算放人过去。

种七娘却是觉着今日有些稀奇,大冷天的,营门口的守卫兵卒都老老实实挺身而立,自己来这里多了,本来已是畅通无阻,今日却被拦下问询,不由问道:“年关头里,你等为何还这般辛苦?连口酒也没有,这是谁的军令?”

那小校脸色一正,大声回道:“卑职职责所在,当不得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声音大的将种七娘都吓了一跳,不过转眼间,那小校脸上已是挂上了笑容,低声道:“校尉大人有所不知,大人今日巡营,今日营里可是热闹的很呢,我等自然不敢怠慢,不过也只是白日里辛苦些,到了晚间,好酒好菜,可要比那几位轮值的兄弟强的多了。大人不在家中过年,还来这里。才真让我等敬佩呢。”

说到后几句,这小校脸上已经憋着笑,谁都明白这位姑奶奶是来干什么的,开始时羽林军将士还觉着有些欺人太甚,毕竟挨打的是张锋聚,掉的却是羽林军的面子,但后来嘛,渐渐大伙儿也习惯了,再说了,两人如欢喜冤家般较劲儿,打斗切磋,也成了营中难得的乐事,为人津津乐道之余,敌意却是据减。

“钦差大人来了?哦,到是难得一见。”不管那小校的怪模怪样,当兵的嘴都没个把门的,种七娘见的多了,到是那位一到金州便关门闭户,躲进安抚使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