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3/4页)

三人的困境。

谁知那农妇不肯收钱,并指着李煜换下的衣裳道:“这套衣裳足够付账,三位不必再用钱了。”江永清等也不矫情,当下拜辞而去。

三人走走停停,这日来到一处风光秀美之地。只见绿荫浓密的山冈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数座房舍,一条小河蜿蜒而去,河上架着座青石桥,桥边有个老叟在垂钓。如此小桥流水,青山绿苑,一派人间仙境。

李煜感叹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的这首《菩萨蛮》写得太贴切了,原来孤王的江山是如此之美,记得我曾多次出游,为何却从未有今日这般感受。”

“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已是有口皆碑。只是有的人在拥有时不知道爱惜,失去了才发现珍贵,故而心生感慨。想来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莫过于此了。”江永清不愠不火地来上一句,却说得李煜满脸羞愧。

公孙婷拽了拽丈夫的衣裳,比划道:“你怎么又说人家了?真是的。”江永清也比划道:“我只是想让他牢牢记住教训,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个凡人,别再留恋过去的奢华生活了。”公孙婷想想丈夫也是一片好心,于是也就不再多言了。

三人被小山村的宁静祥和吸引,于是决定在此逗留一夜,随即投宿在一户桑农家。李煜辗转难眠,于是踱步出了房间,来到农家阁楼上。他举头望天,只见明月似钩,挂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上,被一阵微风吹过,便像是起了皱纹般,竟带起一丝涟漪。

静谧中带着些许苍凉的夜色,顿时钩起了李煜的愁思。他沉默得片刻,忽然语调凄婉地吟诵道:“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江永清夫妇在院子里听得真切,心下暗赞李煜的确才华横溢,辞藻华美。一声清亮的鹤唳由远及近,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江永清听得真切,于是将手指放在嘴里吹了声口哨,算是与黄鹤做了联系。

李煜见江永清夫妇也未睡,甚感难为情,于是下楼招呼道:“鄙人一时兴起,胡乱吟唱数句,倒是打扰二位歇息了。”江永清淡淡一笑道:“先生兴致高雅,对景而歌,原本并无不妥。只是先生心中苦闷,全然溢于诗词之中,听来不免令人伤感罢了。”

“让二位见笑了。鄙人身无长物,闲来无趣,只好吟诗填词,了与自娱。都说这诗词能抒胸臆,发精神,明志向,颂功德。谁知到了李某手中,却变成了一声叹息,的确是可惜了。”李煜这么谦虚地一说,到让江永清对他产生了好感。

三人静立院中,各自想着心事,却忽听得远方传来一阵人马嘶叫声。江永清心生警觉,于是嘱咐二人道:“婷儿,你快带李先生乘鹤兄离开,我去村口看看,稍后自会赶上。”他说着吹了声口哨,旋即出院而去。

黄鹤展翅飞来,扑腾着落在了院子中。李煜几时见过如此巨大的鹤类,不由惊叹道:“天呐!世上还真有神鸟啊!若非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公孙婷正欲拉李煜骑鹤而去,谁知黄鹤却歪着脑袋,翘起翅膀,十分不屑地盯着李煜,好似在说:“老子可不是谁想骑就能骑的。”

公孙婷见黄鹤摆起了架子,急忙比划道:“鹤兄,不要这样嘛!李先生怎么说也是我夫妇的好朋友,你就帮忙载他一程吧!”黄鹤碍于情面,这才缓缓放下了翅膀。公孙婷忙道了声谢,跟着将李煜扶上鹤背。黄鹤随即一声长鸣,展翅冲天而去。

李煜身为帝王,何其尊崇,可谓尝尽人间新奇,但却还是头一回在空中翱翔。刚开始时,他还吓得不敢睁开眼睛,直到被夜风刮得紧了,这才鼓足勇气撬开眼皮。他不看还好,这一看顿时呆住了,仿佛有种羽化登仙的错觉,不由赞叹道:“大地青山全在脚下,这简直太神奇了。贤伉俪有此奇鸟相伴,不愧为神仙眷侣,实在是令人艳羡啊!”公孙婷见李煜有些飘飘然,生怕他掉下去,只好紧紧地将其抱住。

第三十六章 皇帝词人 第二节

江永清展开身法,迅速来到村口,跟着掩身于一片桑树林中,并拣了株大树爬上去,籍着月光朝外窥视。只见远方一望无垠的田野上,正有条火龙朝着小山村游来,为首一员大将白马金刀,很是威风。江永清嘀咕道:“好像是大哥。看样子他是来追捕李煜的,不行,我得设法引开他们。”

江永清打定主意,旋即飞身下树,搬来数块大石堵在桥头上,接着又扯了块布蒙在脸上,这才再次躲进了树林。人马渐渐逼近,江永清一看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