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何千越挑了挑眉,等着他接下去的话。不料林笙竟是对着他凝视片刻,最终摇摇头,莞尔道:“我会好好演的。”

“给他换个本子。”何千越考虑到刚才那个角色可能根本不适合林笙,再在那上头浪费时间也没意思,索性换个剧本来练。

方华也能明白何千越的想法,于是亲自去给他挑剧本,他今天带来的本子并不多,但少有的几本却都是经典。

比较了一番,最终方华抽出其中一本递给林笙,“就这剧吧?”

林笙接过剧本一看,发现剧本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字——霸王别姬。还没回过神,却闻方华又道:“你演程蝶衣。”

……

《霸王别姬》是一部以京剧为背景的影片,讲述了两个伶人与一个妓。女的悲喜人生。方华选的那一幕正好是故事的一个转折点——段小楼和程蝶衣在后台打底上红,师兄弟针对小楼在窑子里救了妓。女菊仙一事起了争执。

这一幕并不算长,却将两位主角的个性刻画得极为鲜明,程蝶衣是个痴人,他这一生都投在唱戏上面,用小楼的话说就是“不疯魔不成活”,以至于到最后,他早已分不清戏里戏外。相比之下段小楼就是个把生活与梦想分得很清楚的人,可惜年少时的义胆侠肠,却在风俗生活中逐渐被社会和时间所消磨。

方华让林笙演程蝶衣,而苏伊则演段小楼,这两个角色的形象都是极其饱满的,只是要将这样的人物演出百分百的神韵,却实在是不容易。

林笙和苏伊在一旁熟悉了一下剧本,其实《霸王别姬》的这个片段他们都不陌生,在学校的时候也有演过,林笙还记得那时候他的表演老师曾说,“演戏重在一个‘入’字,你要演好一个角色,首先要能入戏,其次是能入角色,也就是将自己当成角色本身来演,剧中程蝶衣唱戏,也是把自己当成了虞姬。”

方华在一边拍手唤他们过去,“可以开始了吗?”

二人一同点点头,放下本子往台中央走去,苏伊一只手轻轻搭上林笙的肩上,鼓励了一句,“要加油哦!”

林笙愣了愣,莞尔一笑,“嗯。”其实他和苏伊并不熟,两人的关系充其量只是在林笙需要有人跟他对戏时,苏伊过来帮忙串个场。

林笙不了解苏伊,平时除去对戏,他俩说过的话总共不超过十句,反倒是今天,苏伊的一声“加油”让林笙对这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男人有了些不一样的认识。

苏伊也回了他一个浅笑,很清纯的样子,特别好看。

台中摆着桌椅各两张,林笙和苏伊背对背地坐着,随着方华一声指示,表演开始。

何千越始终坐在一旁观看,却并没有抱有太多的期待,《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而经典想要被超越,可能性太小。

他没指望林笙和苏伊能演好程蝶衣和段小楼,只是单纯想看看他们能演到哪种程度,但何千越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人的出色表现竟彻底颠覆了他以往对新人的定位评估。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林笙就是程蝶衣,而苏伊则是段小楼,不一样的脸,一样的感觉。

「听说,您在八大胡同打出名来了。」林笙手里握着一支道具笔,做了个状似勾唇的动作。

苏伊略微一愣,忽而笑道:「这武二郎碰上西门庆,不打……不打能成吗?」

林笙的眼角挑着一丝媚意,语气中略带讥讽,「这么说,有个潘金莲了?」

苏伊仍是满脸笑意,压根没察觉到对方的不悦,「这是什么话?」话音未落,林笙突然冷声质问:「你想听什么话?」

苏伊长叹一声,转过身来,「不过是救人解难,玩玩呗,又不当真。」他拿手肘蹭了下林笙的背,刻意压了压嗓子道:「蝶衣,什么时候一块儿去逛逛,就知道了。」说到这里,他磨磨手掌,还有点意犹未尽。

林笙没吭声,将略微向后侧的脸转回来,对上前方,如同照镜子一般看了一眼,那个眼神里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只听“砰”的一声,他一掌打在桌上,将桌子震得前摇后摆,同时猛地站起身,愤然走出妆台。不远处仿佛竖着一面屏风,林笙绕到后头,背对着苏伊手举在面前,像在挑衣服似的动动手指。

苏伊被吓了一跳,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是说错了话,慢慢站起来往屏风那儿迈了两步,「兄弟,对、对不住,兄弟。师哥今儿神不在家,说走嘴了。」他略显无措,自惩似的,「师哥该死。」说着,扇了自己两嘴巴,又讨好地憨笑两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