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上担任警戒的警察闻声蜂拥而至,与手提快慢机撤出站外的刺客们正好短兵相接。只听得站台上又传出了轰隆、轰隆、轰隆三声巨响,三枚烟幕弹释放出了浓浓的烟幕,遮住了警察们的视线,刺客们乘机安全逃脱了。

对于这一事件,时人只知是针对宋子文、蒋介石的行刺事件。却不知是日本参谋本部针对驻中国公使重光葵的一次暗杀未遂事件。王亚樵的人先动了手,让这个狡猾的侵华帝国主义分子逃脱了一劫,他自己也不知死期已至,仍尽心尽力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侵略中国而尽忠,可数月之后他就被炸掉了一条腿,在又一次行刺案面前得以死里逃生。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当日,关东军侵占了沈阳。重光葵通过外交手段纵容和支持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就立即拜访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中方要求,为了避免局势恶化,应尽快寻求现地解决办法。重光葵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向当时外相原喜重郎发电报,等待回复。就在日本外事部门的沉默中,日本关东军的侵略正向东北全境快速扩张开去了。重光葵还直接对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顾维钧说,锦州张学良的态度是危险的。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张学良应迅速撤出锦州,而日军也不要再前进。我认为最好是在中间设置中立地区以避免冲突。他的意思是让东北军撤走,而尽量不去激怒侵略东北的日军,想不到他的建议马上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采纳。不到五个月时间,我东三省之大好河山,便全部沦入日寇之手。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的成功,为其军国主义分子的嚣张打下了更加坚固的基础。

重光葵的卖力并没有得到日本军部的认可。1932年1月28日, 日军又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此前的1月12日,重光葵从上海返回东京述职。犬养毅内阁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政策,而重光葵与当时外务省亚洲局局长谷正之的看法比较一致,他们虽然支持日本的侵略扩张,但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认为在当时的情势下,不宜在上海挑起新的事端,因为这有可能导致日本国际环境的孤立。但日军侵略野心不断膨胀,不久就挑起了上海事变。1932年1月18日上海发生了日莲宗和尚被杀事件。1月26日,日本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最后通牒,提出中方道歉、惩办凶手及解散抗日团体等无理要求。1月27日,重光葵奉芳泽外相之命,搭乘长崎丸号赴上海,以图解决中日冲突问题。28日,日本军方却根本等不了所谓的调停,命令海军、陆军向上海进攻,却遭到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上海守军的奋起反击。日军被卡在了上海滩。

重光葵作为一名从事外交事务多年的日本高官,他马上意识到上海之役,如果日本战败,那么日本在国际上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因而,他与其他日军前线官员一样,积极主张增兵上海。于2月16日,亲自向内阁发电报,请求派陆军增援上海。可日本军方已做出了将其铲除,嫁祸中国的决定,要把中日关系搅得更浊更乱,以达到出兵占领中国的直接目的。尽管他表现得已经相当努力,可日本军国主义者下定决心要用他做祭品,他的周围仍旧杀机四伏。

053、行刺真相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这一形势下,恶性膨胀的法西斯势力与日本军部狂热势力相勾结,不惜以暗杀财阀与党政人物的手段来促使国家整个统治集团的法西斯化。1930年老财阀代表滨口首相被法西斯组织爱国社刺杀身亡。军中少壮派从此以暗杀为手段,将日本的政党内阁推到了军事*政权阶段。

这次刺杀日本副外相重光葵失手,是因为日本特工收卖的上海青红帮的人不认识重光葵,结果把宋子文身边的机要秘书唐腴胪当成重光葵给干掉了。行剌重光葵事件,是日本侵华头号间谍土肥原贤二的一个重头戏。起因还是如何占领中国的纷争,那群日本国的战争狂人,对中国东三省早就有了觊觎之心。可他们的野心受到了来自国内国外的一系列阻力的阻挠。

早在1928年,被东北王张作霖聘为*镇威上将军公署顾问的土肥原贤二,为了阻止中国统一,达到他们永远霸占满洲的图谋,在日本驻华使馆副武官建川美次少将的组织下,与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等人密谋,将从北京乘专列返回奉天的张作霖炸死在皇姑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之后,事态并未像土肥原他们所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相反地,少帅张学良秘密从北京返回奉天,很快控制住了局势,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