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方求雨兄弟俩老家在辽西的一个大山沟里,祖辈都是种地的,后来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无奈之下就上山当了土匪,土匪头见这兄弟俩聪明又有胆识,就委以重任。后来马占山收编绿林好汉,他们又投人马占山部队扛枪打仗。

江桥之战中**人打急了眼,日本人蛮横入侵触动他们民族的自尊,士可杀不可辱,兄弟俩相约杀敌立功。不幸弟弟却先他而受伤了。方求雨是弟弟的班长,白天他就发现他受伤了,急忙爬过去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弟弟却白他一眼:“咋唬啥?”随手扯下一只衣袖,包扎住突突冒血的大腿,继续还击。

弟弟身上的血已经流的差不多了,他已无法抬起头,倚在哥哥的肩头。方求雨回过头,弟弟朝他惨惨一笑:“我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让你背着。”

方求雨的眼睛湿润了,“兄弟,我把你背到战斗结束!”

弟弟摇了摇头:“我的血快流干了,找个干净的地方,你把我放下吧。”

方求雨制止他道:“兄弟,你别这样说,我怎么会把你丢在荒郊野外。”

天黑漆漆的,部队没有一点声响,只听得见钉掌的棉鞋与冻僵的土地碰撞的刺耳声响,把方求雨兄弟俩落下很远。一条野狗瞪着眼睛走近方求雨的身边,他生气了,猛抬起一脚,踢中狗的档部,那野狗“汪汪”叫着逃远了。

明天会怎样,谁也不知道,有一点是肯定的,敌人决不会因为得到了江桥而给赵晓峰抗战部队喘息的机会。

第一卷:阴霾下的一缕阳光 第五十三章:第二道防线

赵晓峰与马占山坐在吉普车里,望着公路上行进的部队,有人穿着单衣,有的披一块毛毯,没人说话。风掀起他们沾满泥尘的破烂衣角,冷风嗖嗖地往衣服里钻。这是入冬的季节,可战士们棉衣还不能解决。看着眼前的衣衫褴褛的队伍,他心里发酸,一个小时前他们还是连命都不顾的拼死沙场的勇士,现在,他们却连基本的防寒棉衣都没有,明天也可能今天晚上他们就要投入更残酷的战斗。

马占山想起了远在北平的张学良,他虽然给浴血保卫国家的将士们发来嘉奖令,却没给拨一分钱。他知道他也有难处,那个总是哼哼哈哈的蒋总司令能因为他的顽强抗日而给军饷和棉衣吗?他看了一眼谢珂参谋长:“到了宿舍地后,应该给中央党部、蒋介石、张副司令还有各院署处会、各省市党部政府、各报馆分别通报我们的立场,电文是”

马占山反复推敲电报中每句话,说给谢珂,让他再凑凑词。

副官在黑暗里借着吉普车里面仪表微弱光亮写出如下文字:

9。18后,日本人用种种方法,勾结土匪蒙匪,暨不良分子图谋北满,以华人自立为名,推行其侵略土地政权之实。江省远处边陲,极力自卫,然而日本人竟然借口修理嫩江江桥,以日兵掩护洮南张海鹏军过江,压迫我防地,开始攻击。并于昨今两日,日方利用飞机十数架、炮二百余门,猛烈环攻,势非直捣江省省垣不可。复查嫩江江桥,系我国所有,日人何得干涉?占山原以此事国联已有办法,力主避免冲突,而日方不顾世界和平,始终贯彻其侵略蒙满野心。江省处于愤不得已地位,为迫切自卫起见,已与武力周旋。大难当前,国将不国,惟有淬属所部,誓死力抗,一切牺牲在所不惜。务恳全国父老,努力振作,以救危亡,不胜愤激之至。

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

赵晓峰只是低头不语,并未对马占山的电报提出异议,他心中非常明白,现在的马占山还只是蒋总司令、张副司令的忠实部下,否则,张学良是不会委任他为黑龙江副主席的!自己这次前来黑龙江的目的能不能实现,这要看今后自己怎样去作,从进入黑龙江的那一刻起,赵晓峰就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形象,想要给马占山、谢珂以及黑龙江的士兵、百姓们一个好的印象。

赵晓峰为什么会选择黑龙江呢?原因就是: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北部的省份,地势、气候险恶,易守难攻,较之自己的前坡根据地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己在这里只要专心对付日本人就可以,背后的苏联人虽然可恶,但现在他们正在坐山观虎斗,所以,黑龙江现在是赵晓峰最想得到的一片净土。

中**队在黑夜里行进。中**队进入第二道防线。

关东军最高司令官本庄繁率兵几乎不费什么周折就占领了南满大小城池数百座,没曾想栽在绿林出身的马占山面前,破坏了他对北满进犯的全部计划。

本庄繁气急败坏地发布命令撤换几个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