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2/4页)

整个东南亚建设成为我国的防御前沿,就可以有效地将西方势力驱逐入大海……”

“打住!”秦汉终于忍无可忍,打断白飘云道,“飘云,莫非你想把东南亚那些蛮荒不毛之地并入我中国的版图吗?我可告诉你,占领并统治这些蛮荒不毛之地,一点好处也没有,直接出兵的想法你趁早给我打消!既然你拿不出好的建议,不如我说给你听。”

白飘云恭敬地应道:“学生洗耳恭听。”

秦汉道:“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资源贫乏,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强行占领只能分散我军宝贵的兵力资源,并且拖累我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最理想的模式无疑是派出小部分陆军占领几处军事要道,比如马六甲海峡。至于整个东南亚地区,不妨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控制,使之成为我们的经济后院,我看让他们种植橡胶、热带粮食作物,给我国的橡胶工业和粮食加工业提供原料就很不错,至于直接出兵占领,实属下策。”

白飘云恍然大悟道:“校长英明。”

秦汉的目光突然变得深远,幽幽地说道:“在将来,南方战区将担负格外重要的任务,你们的首要任务是配合海军三大舰队,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据点,确保我军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遍及世界各地。所谓南方战区,在战略上早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你们的前线应该是在世界各地,明白吗?”

白飘云奋然道:“学生明白了。”

“明白就好。”秦汉又将目光投向蒙虎,“蒙虎,你的北方战区又有什么长远构想?”

蒙虎长身而起,朗声道:“海参崴一战,俄罗斯人在远东的战略据点已经被我军摧毁,在整个远东地区,我军在战略上处于主动,装备、训练、战术上的优势再加上后勤保障方面的优势,俄军虽然占据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其败退是不可避免的。我判断,最多半年,就可以将二十余万俄军彻底消灭掉。”

第十一卷 对外扩张 第二章 命运

1866年,命运对于龟缩在阿穆尔河流域里的23万俄军而言,是残酷的。

目前的局势非常严峻,由于塔卢马的失守,俄军面临被中国军队截断陆上退路的危险。

塔卢马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地处雅布洛诺夫山脉和斯塔诺夫山脉之间,是远东地区通往西伯利亚大平原的唯一通道,一旦这道大门被中国军队关上,俄军想要撤军只有两种选择,或者翻越两大山脉的深山老林,或者乘坐军舰从海上撤退。

翻越深山老林是不现实的,古往今来从来就没人能够成功地翻越这些大山。

从海上撤退更没有可能,中国海军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的太平洋上,甚至连英国海军也已经再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俄国海军就更加不济了。

一定要把塔卢马夺回来。

俄罗斯远东战区司令官列谢夫元帅暗暗下定决心,中国军队再怎么厉害,毕竟只有六个步兵师以及两个炮兵师,总兵力相加尚不足十万人,还不及俄军的一半!列谢夫元帅刚刚到任不久,这时候已经完全把他的前任阿卡列夫斯基元帅的忠告抛在了脑后。他已经忘记了,在他到来之前,中国军队是如何凭着劣势的兵力一步一步将俄军逼入绝境的。

“卫兵,立即召集各部师长以上军官,举行军事会议。”

三天之后,俄军各部师长以上军官全部赶到哈巴罗夫斯克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自从海参崴沦陷之后,俄军远东军区的指挥部就迁到了这里。从地理位置而言,哈巴罗夫斯克不如海参崴便利,却比海参崴容易防守,在俄军丧失了制海权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看到走进会议厅的师长军长们一个个表情沮丧、士气低落,列谢夫元帅就不禁皱紧了眉头,连这些久经战阵的师军长都这样,那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们就更是不堪了!以这样的士气和状态,如何打赢接下来的硬仗?

“诸位,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列谢夫站起身来,捏着拳头给手下军官们打气,“亚历山大陛下已经知道了远东军区的战况,援军正在赶来远东的途中,最多一个月,我们就能够在远东战场彻底粉碎中国人的攻势,把他们赶回阿穆尔河以南去。”

没多少军官理会列谢夫的话,自从两年前开始,就不断有来自欧洲的援军抵达,可援军的到来并没有改变战况的进展,远东战区就像是个无底深渊,无论沙皇陛下派来多少援军,最终都会深深地陷入中国人摆好的圈套里。该死的中国人就像贪婪的海绵一样,无论来多少俄罗斯人,他们都能够完全吸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