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这些地主老财们也将拥有梦想中的大片土地,甚至远胜于他们祖上曾经拥有的数量!而且,这些地主老财以及所必须的大量劳工的涌入,将迅速使这些蛮荒之地变得繁荣起来,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黄冠华恍然大悟,叫道:“我明白了,说来说去,大哥你的目的还是扩大劳工缺口哪!你可真够阴的,廉价贩卖土地只是个诱饵,真正的杀招原来还在后头呀,趁着劳工大量短缺并且肯定涨价的机会大捞一笔才是你的真正目的吧?”

秦汉笑道:“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不是,地主老财们为了雇用足够的劳力,虽说得花不少的钱,但那些廉价的血汗劳工也可以替他们创造出十倍于付出的回报啊!你想想看,最终获利的可不仅仅是政府啊。”

黄冠华神色凝重起来,说道:“大哥的想法确实令人振奋,但政府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啊。一旦移民风潮形成,随着地主和大量劳工的涌入,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必将出现大片的庄园,让这些庄园生产什么是个问题!生产出的农作物如何运输、贩卖又是个问题,还有劳工的管理、当地的治安也是个不小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怕不是三五年能够完成的。”

秦汉道:“这些问题都不是主要问题,可以种植的作物多得很,包括粮食、棉花、药材等等,甚至可以是鸦片,也可以放牧嘛,至于运输,修几条铁路就行了,远东和西伯利亚多是平原,修铁路不是什么难题,贩卖就更简单了,好用的内销,像鸦片之类的就远销海外。总之,这些都是农业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外贸部门考虑的事,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考虑的只有一样,既可以将边荒蛮野之地开发出来,又可以极大地充实国库的事,老子是非做不可。”

黄冠华翻了翻白眼,叹道:“大哥计算过没有,如果你的想法真的付诸实施,大约可以筹集多少资金?”

秦汉摇头道:“这个倒还没算过。”

黄冠华随手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小型金算盘,拔着算珠计算起来。

“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以及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无主的土地少说也得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去掉森林、沙漠、山脉以及无法耕种的冻土带,可开垦利用的草原及土地少说也有三百多万平公方里吧,也就是将近20亿亩土地,对了,大哥你打算一亩地卖多少钱?”

秦汉道:“震撼价,1元100亩!”

黄冠华叫道:“老天,这么便宜!那些地主老财们不乐翻了天?不过就算这个价格,贩卖土地也可以筹集2000万元的巨款了!”

“2000万?不多。”秦汉道,“不过也不少,差不多可以支撑十万陆军在前线对俄作战三个月之久了。”

黄冠华道:“我的天,1元100亩?这价钱实在是太诱人了!有些大地主存款数百万,岂不是可以买下一个国家了?”

秦汉道:“只要他们有钱,买多少都成,政府绝不限制,不过有一条,森林不卖,地下的矿产资源也不卖!只卖适合耕种的土地!而且,政府保留以十倍价格强行回购的权力。”

黄冠华飞快地拔着算盘,继续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名劳工大约可以负责10亩地的耕作,20亿亩地就需要2亿名劳工……哇靠,这账没办法算了,2亿劳工,上哪找去?根本就不可能嘛,这么大的缺口也太离谱了。”

秦汉笑道:“你这算法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需要这么多劳工,比如草原,平均几万亩土地才需要一名劳工而已!2亿缺口是有些夸张了,几百万的缺口应该还是正常的。不过,也不是立刻就需要几百万的劳工,边荒地区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是个逐渐繁荣的过程,如果将几百万的劳工缺口分摊到十年,那每年的缺口就只有几十万了不是?”

黄冠华忍不住向秦汉翘起大拇指,叹道:“服了,小弟服了,这么损的招你都想得出来,这天下还有你办不成的事情?”

秦汉得意地笑道:“要不怎么我是总统,而你只是财政部长呢?”

****

1868年10月1日,在国庆典礼上,秦汉正式颁布了第九号总统令,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向远东、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移民。政府还专门为此成立了移民局,专门负责国内民众的移民工作。

10月2日,中国最大的报纸《中国日报》刊发爆炸性新闻,国土资源部以平均每亩0。01元的超低价格大量出售远东、蒙古、西伯利亚的无主土地!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最少起购面积必须在100万亩以上。

各地的价格也因地域的不同有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