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2/4页)

一面加紧构筑工事准备顽抗,一面等候援军的到来。

1861年2月初,从欧洲赶来的两万俄罗斯援军抵达远东,与中国国民警卫军会战于佳木斯地区,经半月激烈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俄军退回海参崴休整,中国军队也撤回盛京固守。

这次秦中华奉了北方战区司令长官蒙虎之命,就是从前线专程赶回长沙向秦汉汇报北方战区的最新战果。当时,有线电报虽然已经在各大城市之间架设了电网,前线的战报得以迅速送到长沙总参谋部,但许多情况在电报里还是没办法详尽说明,就需要派人到长沙面见秦汉,说明一切。

凭心而论,秦汉对佳木斯会战的结果不太满意。

中国军队装备相对落后的时候,还能在广东击败装备精良的六国联军,现在装备已经优良得多了,却还打不赢装备低劣的俄军,真是岂有此理!蒙虎在电报里也并没有提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只说自己指挥失误所致,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待来年天气回暖之后,一举解决俄罗斯的远东军。

秦中华并拢双腿,啪地向秦汉敬了一记标准的军礼,以军人特有的铿锵语调宏声道:“第十五师少将师长秦中华,奉北方战区司令长官上将蒙虎令,前来向大总统阁下汇报工作!请指示。”

秦汉情不自禁地挺直腰杆,摆了摆手道:“稍息。”

秦中华沙地右脚尖前踮,身板仍然挺得笔直。

秦汉又摆手道:“请坐。”

秦中华这才走到椅子前,沙地坐下,身体保持着标准的两个直角。

秦汉吸了一口湘烟,从鼻管里喷出一股烟雾,淡然道:“说吧,佳木斯会战,究竟是怎么打的?”

秦中华心下一震,秦汉的语调虽然平淡,可他分明从他的话音里听出一股森冷的怒意,那是一股愤怒到了极点却又极力压抑着的怒意,这说明秦汉对佳木斯会战的态度,绝不是像他表情上所表达的那样不太在意。

秦中华吸了口气,凝声道:“佳木斯会战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部队对天气的恶劣程度估计不足。进入东三省时,正是金秋十月、天气凉爽,将士们都身穿单衣,直到我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盛京,天气也并不太冷,可就在佳木斯会战开始之前,天气突然转冷,将士们不得不身穿单衣抵御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短短的半个月间,非战斗减员就达全军三分之一强。”

秦汉皱紧了眉头,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两个曾经嚣张一时的枭雄,与其说是败在北极熊的熊掌下,倒不如说是倒在北极地区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已经严令后勤部注意棉衣的供给了,可警卫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后勤部日夜赶制出棉衣甚至还来不及送上前线,佳木斯会战已经打响了。

秦中华神色黯然,叹道:“还有我们的大炮,由于北方地区气候过冷,炮筒承受不住极冷和极热的温差,超过一半的大炮都在发射时炸膛,不但没有杀伤敌军,甚至还炸伤了自己人,还有我们的重机枪,枪管也严重冷缩变形、还有的像瓷器一样碎掉,无法长时间有效使用……”

秦汉越发皱紧眉头,心忖制作枪械用的钢材也需要提高质量,尤其是钢铁成分里的碳、硫等有害成分一定要降下来!

秦中华脸上露出一股森然之色,在他眼前仿佛重新浮起了惨烈的厮杀战场。

“可既便是这样,弟兄们也打得很英勇。为了伏击敌人,我们身穿单衣趴在冰天雪地里,冲锋号吹响的时候,许多弟兄已经被冻得神志不清,可他们就是拖着冻伤的双腿,爬着也向前冲,冲锋号响,绝没有退缩的兵,没有了大炮,也没有了重机枪,我们就用步枪,用投掷弹,用刺刀跟俄国人拼命。”

说到这里,秦中华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说道:“俄国人身材高大,身体强壮,可在拼刺刀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是我军的对手!我军三个战士品字形摆开,基本上可以拼赢五个俄国人。”

“好!”国务卿张亮基忍不住动情地赞道,“警卫军的战士们都是好样的!我回头就让青年报的记者来采访秦将军,将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记录下来,发表出来,号召中国所有的热血青年都向我们可爱的战士学习……”

第六章 准备

1861年3月,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西北战区的筹备工作终于圆满完成,3月10日,西北战区正式成立,左宗棠上将任司令长官,下辖六师、七师、十师、十一师四个步兵师,以及孙子义的骑兵一师和炮兵四师,司令官暂设兰州。

临去兰州上任前,左宗棠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