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2/4页)

了起来,道:“还是因为安南国为了生了儿子的那个女人?”

江夏点头,“如柳如今性命危在旦夕,我不能丢下她出去。”

杨一清听了以后微微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为父也不逼你,为父明日就跟杨廷和说,我亲自出马。”

江夏摇了摇头,道:“岳父大人,我绝对不怀疑你领兵打仗的能力。但是这次你若是去了,恐怕也很难挽回局面。”

“为什么?”杨一清问。

江夏看着杨一清道:“严嵩此次大败,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不约束京营兵马,以致京营十万大军军纪涣散,最后驰援嘉峪关不及,这才以致嘉峪关被破。

眼下京营的兵马死伤惨重不说,兵将士气是个最大的难题。一是兵将对严嵩和朝廷有怨气,二是兵将被吐鲁番的大军杀破了胆气。

这个问题,仅凭你一个人前去,根本就无法解决。”

杨一清一听顿时怒了,大声吼道:“你不去,我去又这样不行,哪样不行。那你想怎么样?拱手将大明江山送出去?”

江夏一时间也是语结,说实话,他自己很清楚,眼下最适宜力挽狂澜的人放眼大明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但是李如柳的情况又让他不忍心就这样离开京师。

江夏想了想后叹息一声,等明日乾清宫议政再说吧。

第四四九章女人越美,心越毒

在京师,杨一清并不算是一个消息很灵通的人,所以当他都知道江夏已经回到京师。那么像杨廷和之流,自然也肯定是知道了。

江夏这么早就从安南国回来了,这让杨廷和有些意外,不过这一次对于江夏回来,杨廷和却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心情。

朝堂之中,也许有不少人不是很喜欢江夏。所以口里嘴里老是会说一些江夏这不好那不好的话,故意忽视他曾经创下的许许多多功绩。

不过故意忽视不代表不存在,江夏从入仕至今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不知道有多少。无论是在民间百姓,文人士子,亦或是在军中,江夏的威望都十分不小。

如今西北边关被破,吐鲁番和瓦剌联合出兵,气势汹汹好像势不可挡一般。杨廷和无法否认一点,那就是他没有挽回眼前局势的办法。也无法从他杨系一派的人中,找到一个可以挽回眼前局势的好人选。

思前想后,想后思前。杨廷和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眼下去力挽狂澜的最佳人选就是江夏。

因为他足够年轻、足够有能力、足够有威望,并且还足够有手段。

所以听到江夏回来的消息,杨廷和不同于以往的厌恶,然而心中有一股松了口气的感觉。

在家里想了一晚上睡不着觉,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杨廷和做了一个决定。他换了一身衣服,拉开书房的房门走了出去。

在院子里,杨廷和呼叫了两声:“老向”,但是却没有得到向叔的回答。

想了想向叔可能没在府里,所以他就唤来府上的一名侍卫,驾着马车送他去了雅竹。

等确定杨廷和的确离开以后,向叔的房间里面突然十分诡异的亮起了烛光。

烛光一开始有些昏暗,但很快就变得越来越亮。接着便可以看清楚,房间里面向叔手脚被捆着,全身一丝不挂躺在地上。

而在身旁,蹲着的是依旧妩媚靓丽,美艳不可方物的刘良女。

刘良女笑靥如花,手中拿着一把匕首一边擦拭着,一边说道:“向叔,真是好巧呢,你终究还是落到我的手里了。这。。。。。。算不算报应呢?”

向叔名叫向华强,年轻的时候也是北方黑道之中一个风云人物,只不过是后来惹上大人物被灭了满门,逃命时被杨廷和所救,这才尽心效忠于杨廷和。

要说身陷险境,或者险死还生,这样的情况向华强一生之中也经历了不少。作为在刀尖上讨生活的人,杀人和被杀,向华强早有心理准备。

可是这一次,向华强栽到刘良女的手中,不知为什么他感觉十分惊恐。此刻他全身都微微颤抖着,虚弱无力的他用尽全身力气对刘良女说道:“求。。。。。。求求你,跟我一个痛快的。”

“痛快的?”刘良女哈哈哈地笑了笑,摇头道:“向叔,你可是曾经说过的。人必须要经历足够多的痛苦,然后才会成长,才会变强。

为了这个,你让我们当初一起长大的师兄妹亲手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现在你却让我给你一个痛苦的?啧啧啧。。。。。。向叔,你也太看不起你自己了吧?经过你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