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2页)

上海正在激战,中**队依仗人数优势,不断地进攻,虽然伤亡惨重也在所不惜。作为第一批援军,桥本的心情是迫切的,作为一个年轻的军官,建功立业作为人生目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恨不得马上就来到上海,加入到那场血火厮杀之中。大日本帝国是不可战胜,皇军是无敌的,桥本握紧了拳头。

运输船的锅炉房内,司炉向炉膛内连加了几铲煤,放下铁铲,打了个呵欠,走到一旁,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猛喝了几口。这里的环境非常不好,不仅脏乱,而且温度很高,蒸汽缭绕,别说干活儿,就是站上一会儿也要汗流浃背。

“轰”炉膛内突然响起了一声爆炸,比手榴弹的声音还要响,火焰从炉门的缝隙猛地一蹿,气浪几乎将炉门推开,司炉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大量的高热蒸汽已经从破裂的管道泄漏出来,锅炉舱温度骤然升高。

锅炉爆炸事故的发生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锅炉内有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和水,当锅筒和炉胆内强度不足突然发生破裂时,饱和蒸汽和水从破裂口迅速冲出,并在瞬间迅速膨胀,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物理上定义为绝热膨胀做功的过程,大量的蒸汽和水由于速度快,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巨大的冲击波,如一台蒸发量的锅炉爆炸,则相当于的爆炸能量。象运输船这样的大型锅炉,爆炸威力不亚于一颗中型炸弹。

桥本离开了栏杆,走过甲板,要回休息舱。锅炉舱发生的小爆炸,使他停下了脚步,狐疑地寻找着爆炸的方位,然后迈步走了过去。

填入炉膛内的炸药煤块的爆炸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使得锅炉舱工作人员的补救无济于事,轰一声巨响,锅炉爆炸了,爆炸产生的能量撕裂了锅炉钢板和其联接的各种管道,并转化为巨大的冲击波向周围席卷而至。

猛烈的爆炸使船体的猛地跳了一下,桥本立足不稳,摔倒在甲板上,载重两千吨的“玉川丸”号船身剧烈抖动着,随即向左倾侧,船上的电灯猝然熄灭。随着一声急救汽笛,船体开始下沉。

事故发生得如此突然,由于爆炸发生在船体后部,船尾迅速下沉,船舱也很快进水。船上的灯一灭,海水就哗哗地涌进来了。舱里的日本士兵多数还在睡觉,仓惶中醒来,在黑暗中挤作一团,随着船体的倾斜,挤过来挤过去,叫声哭声响成一片。

此时,船队正航行在中国近海,汹涌的海水从破口处大量灌入,只三四分钟的时间,整个玉川丸号便几乎全部沉没,只有烟囱、桅杆以及悬挂在两侧的救生艇仍露出水面。

“天照大神哪,这是怎么回事?”桥本刚刚还热血沸腾,此时却冷水浇头,他爬到轮船的四台格,踩着一张两端系在船上、中间部分在船沿漂浮着的帆布帐篷,目瞪口呆地望着这突然降临的灾难,他的士兵,他建功立业的梦想,随着轮船在逐渐下沉,沉入了无底深渊。

………………

几块炸药煤竟然会给日本人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这连始作俑者黄历以及炸药煤的制造者李振英等人也是想不到的。是啊,谁又会想到,靠上天安排,完全无法控制爆炸时间的小东西,却首战告捷,将船上的五百多鬼子兵送入了海底,而且鬼子还以为是锅炉意外爆炸所致,根本没有怀疑到船上的燃煤被人作了手脚。令人防不胜防的爆炸手段,尽管有很大的缺陷,但给鬼子的伤害才刚刚开始。

好消息总是来得很晚,运输船被炸的事情暂时还不会为人所知,黄历当然也不知道会有如此大的战果。他还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着,抗团的名声在他的指导下,也是越来越响亮。

王竹林的被杀使天津日伪受到很大的刺激,天津伪警察局长和侦缉队长刚刚从日本干爹手中得到的乌纱帽,又很快便因为“办案不力”而丢掉了。走狗嘛,是随时可以更换的,而且并不会对主人产生怨恨,相对于新的走狗,倒是更有激励作用。

抗团刺杀王竹林后,士气大盛,三个小组更是频频行动,伪天津市教育局长陶尚铭被打瞎了眼睛,惊恐异常,迅速辞去了伪官职,深居浅出;天津汉奸报纸“庸报”的编辑于某,坐黄包车回家时,为抗团成员从身后射击,当场毙命……

然而,就在抗团声名日盛,组织日大,成员经验也日趋成熟的时候,第一组组长沈栋被英租界工部局逮捕了。沈栋原在天津耀华中学高中三年级读书,未加入抗团时便是一个反日的积极分子,示威游行,哪次都少不了他,也就显出他与别人的与众不同。不知何人报密,他被英工部局逮捕,但显然工部局并没有他是抗团成员的确切证据。

但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