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碳纳米管,打破专利封锁 (第2/4页)

“你看啊,如果使用钻石毡法制造金属氢,高强度碳纳米管必然成为消耗品,我们需要足够多的产量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

“虽然听不懂具体的技术,但我大概能听懂你说的步骤了。”

陈果稍稍松了口气,随后继续说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要把金属氢电池作为一个远期目标,在过程中不断去解决技术路径上的难点,对面?”

“对!”

陈念立刻回答道。

“这是我最近发现的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线。”

“你看啊,要造金属氢电池,首先就要造金属氢。”

“要造金属氢,就要解决碳纳米管、人造钻石、人造高压、甚至还可能涉及到高能靶向激光。”

“这里面的每一项技术,都能在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最简单的例子,高能靶向激光可是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必经之路,有了它的技术积累,以后我们再搞核聚变就简单得多了。”

“另外,碳纳米管也是一样的,不仅可以作为高强度材料,还可以优化电池性能,哪怕以后我们用上了硫负极材料,碳纳米管的参与也仍然是高效的”

陈念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己的技术蓝图,而陈果则是越听越心惊。

用一句已经说烂了的话来讲

这小子,所图甚大!

他可不是仅仅满足于那些“普普通通”的“现代技术”。

他真正想要做的,是把那些本应该出现在未来极远处的技术,给拉到这个世界来。

似乎一个月之前,他关注的还是高铁啦、航母啦、轰炸机啦这些东西。

但现在,他的目标,已经开始延伸到金属氢、核聚变、太空电梯上了

虽然显而易见的,这些东西的实现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但陈果总有种感觉。

那就是,只要陈念在这里,这些现在看来如同“神话”般的技术实现,就是必然的结果

足足十分钟之后,陈念才终于说完了自己的构想。

在这一头,陈果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

“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你要的一切资源,我都会不惜代价地去给你争取!”

几天之后,民发办对外发布了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

这条消息所引起的舆论轰动并不算大,因为碳纳米管已经算不上什么太高精尖的技术了。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民发办对这项技术的处置。

与以往国资委的处置方法不同,这项技术并没有被直接下放到国有企业,而是直接以专利的形式授权给了所有对此类技术有需求的企业。

任何人都能看出民发办的意图。

毫无疑问,他们是想要最快的速度把这项技术推广开来,并且迅速形成完整、庞大的产业。

其思路之激进、行事之果断,直接颠覆了许多人印象里的“公家衙门”的形象。

随后,他们又突然意识到:

这样的改变,其实早就已经发生了。

只不过,它发生的过程是静水潜流的,导致大家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罢了

细细回想起来,之前的国产芯片和光刻机项目、之前的移山项目,不都是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完成的吗?

现在,移山项目已经硕果累累,而光刻机项目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时期。

在技术辐射和泛化的影响下,受益者远远不止直接参与的企业。

可以说,只要是民发办组织的项目,那就绝对是未来经济的风口。

既然如此,那这一次的机会,就绝对不能再错过了。

于是,消息刚一发出,申请参与的企业就立刻达到了上百家,其中除了天奈、浩鑫这种已经有了一定就技术积累的厂商之外,还有不少材料厂商也参与进来,试图通过这次的项目实现技术革新和转型。

一时间,国内碳纳米管材料、甚至包括整个纳米碳材料产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迹象。

而这正是陈念想要的效果。

他完全明白,自己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金属氢”制造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的。

技术他能积攒够源点,把所有的技术难题都解决,但庞大的产业链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

只有在正式迈入这个走向未来的领域之前,就把所有的地基打好,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