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9个月5艘潜艇? (第2/3页)

,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维稳”计划。

这套计划的核心,就是要逐步释放出积极信号,在情绪发展到极致时,对其进行降温。

总之,就是要避免膨胀的蒸汽把锅盖顶开。

然而,这样的计划能坚持多久,李想心里也没有数。

毕竟,连水果都开始涨价了,对方进攻的势头,确实比己方预料的,还要猛烈的多

而另一边,核动力研究所内。

跟王建成安排好有关stux类病毒的计划之后,陈念直接来到了研究所,准备开始带着研究团队,开始全速冲刺反应堆项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096项目、让这艘可以称之为最后底牌的战略核潜艇下水航行。

办公室里,陈念坐在陆擎舟对面,两人刚刚对完了后续的人员安排计划。

“所以,我们会借助星火的力量,尽最大努力从全国抽调相关领域专家,来支持四代小型堆项目。”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到场的专家数量应该在两百人左右,这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这次我们可是上上下下一个也没放过,只要是手头没有其他战略级项目、并且能力达到要求的人员,都已经抽调过来了。”

“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榨干了。”

“但你也知道,搞科研,尤其是核动力方面的科研,有时候并不是人越多就越快。”

“对最终的结果,我们没办法做出保证。”

“6个月,这是我们的目标,但底限值,我们要放到12个月。”

听到陆擎舟的话,陈念缓缓点了点头。

“12个月之内能保证完成的话,问题也不算大。”

“毕竟,船体那边,中船重工也需要时间,他们给出的目标是9个月。”

“再加上各种测试所需要的时间,你们两边的进度是基本能够匹配的。”

“那就好。”

陆擎舟稍稍松了口气,略微有些感慨地说道:

“12个月造出一艘全新的战略核潜艇来,这进度,放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哪怕是老美,也只有在战时状态下能达到这样的产能”

“当年他们保持的9个月5艘潜艇的记录,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打破。”

“看来,以后我们要成为他们的记录最有力的挑战者了。”

陈念微微一笑,回答道:

“那毕竟是40多年前的记录了,说实话,现在要打破也不会太困难的。”

“你要对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有信心,在没有技术难点的情况下,别说9个月了,6个月都有可能。”

“不信你看吧,只要这艘096能顺利下水,后续我们再要造同类潜艇,时间会大幅缩减的”

“那倒是这个道理。”

陆擎舟点了点头,随后又突然问道:

“所以,现在情况真的紧张到这种程度了吗?我们是真的要靠这艘核潜艇来做最后底牌了吗?”

话一出口,他又觉得自己问得有些不妥,于是赶紧说道:

“我就随口一问,不聊这个也没事。”

“没什么不能聊的。”

陈念坦然回答道:

“说要靠这艘核潜艇来做最后的、唯一的底牌,那未免是有些夸张了。”

“实际上,无论是我们的航母、四代机、还是h-20,都可以作为底牌使用。”

“但是吧,他们所带来的威慑力,肯定是不如一艘全新的核潜艇那么强的。”

“这个计划的重点,就在与新。”

“或者换句话说,096所扮演的角色,是拒止作战中,压倒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

陆擎舟的脸上浮现出恍然的表情,他虽然是个搞核动力装备的,但长期浸淫军事领域,也不会对这些战略上的博弈一无所知。

所谓的最后“重点在于新”、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用更明白的话来说,就是在兑子该过程中,能继续拿出来的那一枚新的棋子。

它未必会真的被排上战场冲杀,但只要它出现了,对方就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继续去兑子。

而当他们开始犹豫时,整个对峙,就会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计划还真带着点惨烈的味道。”

“国争哪有不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