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更多的人捡起传单,有人快步朝着府衙而去,有人看一眼赶紧扔掉,但更多的人是四处瞄一眼,见没人注意,动作飞快的塞进衣兜。

城东市场,这里是每天最早开市的地方,小贩们会在天刚亮的时候来这里批货,然后去往四处贩卖。

哗哗……

到处是讨价还价的声音,突然无数的纸片从空中落下,众人抬起头,有人捡起落在摊位上的传单,朗声念道:“血影堂草菅人命,无数爱国勋贵子弟殒命,无数有作为的官员被害……”

城西富人区,所有的深宅大院一个不落,全都有传单的影子,惊慌失措的下人们赶紧把它们送到主子手里。

城外驻军营,士兵们正在出早操,雪白的纸片洋洋洒洒的落下。虽然军官们极力弹压,但士兵们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要知道,传单内容是经过小侯爷亲自润色的,通俗的将也就是经过了艺术加工。

比如说,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侯爵,被血影堂诬陷并使用非人的手段进行折磨,临死之时喊出的话是:“效忠朝廷!”

再比如第二篇故事,写一位很有能力的官员,将所辖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却被嫉贤妒能的血影堂暗杀,临时前还在批阅公文,制定赈济灾民的方案。

第三篇故事更绝,讲的是一位从小聪明无比的勋贵子弟,就因为有才华,被列为有可能谋反的对象,长时间受到跟踪,后来死于血影堂制造的一次意外。

结束语堪称经典:这只是血影堂大名府分舵,制造的众多恐怖事件中的几件,九牛一毛,每个州府城都有血影堂分支机构。

最后是几个醒目的大字:欲知后事如何,窃听下回分解。

一时间,血影堂三个字成了大家口中出现最高的词,没有拿到传单的人千方百计的跟人打听,说尽好话要求一观。

府衙同样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各部官员齐聚,包括最下等的衙役都凑在里面,听大人们发表看法。

由于血影堂主要对付的是勋贵和官员,这些当官的大多也都义愤填膺,特别是看到第二篇故事之后,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曾经的同僚。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同僚是死于积劳成疾,谁想竟然是被暗杀,如果这事儿是真的,大家岂不是都很危险。

不少人都觉得脖子后面冷飕飕的,好像悬着一把刀。

小侯爷马不停蹄,去往大名府下辖的城、县,他要把传单洒遍这些地方。

第305章 血影堂的危机

到第三天的时候,包括带名副下辖的城、县,所有人谈论的重点都是血影堂。

知道自己头顶悬着一把刀,勋贵和官员们愤怒了,就连老百姓都表示义愤填膺,纷纷指责朝廷的这种行径。

消息一层一层的扩散,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冀州。

血影堂慌了,作为秘密组织,他们习惯暗中行事,突如其来的曝光,他们毫无准备,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慌了神儿。

一道指令很快下发到分支机构:暂停一切行动,迅速销毁一起相关资料,然后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好在这些分支机构没有暴露,至少到现在没有人被抓住,否则可就是真的人证物证齐全了。

冀州勋贵们联名上书,要求朝廷给个合理解释。

紧随冀州勋贵们都是豫州,消息从德龄城散开,传单的故事内容充分体现了“亲民”这一原则,全部都是豫州的真人真事。

凌霄阁,凌霸天从萧天豪的小楼上下来,把一封书信递给等候多时的随从:“交给朝廷。”

“交给朝廷?”随从一愣:“阁主您就是国师,直接呈送给皇帝不是更快吗?”

“萧长老在信里质问朝廷到底有没有血影堂,自己亲生儿子的死跟他们有没有关系。”凌霸天说:“直接交给皇帝肯定不合适,还是走正规手续把。”

“属下明白。”

凌霸天抬头看了一眼萧天豪房间的窗户,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吩咐守卫:“今天德龄公柳致章前来拜见萧长老,除了他之外,任何人不得放行,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下午的时候,柳致章登上小楼,来到萧天豪的房间,二人分主宾坐下。

待萧天豪布下音障,他一转之前寒暄的话语,正色道:“世伯,事情都已经办好了。只是我明白,为什么消息是从冀州那边先传出来的,难道还有其他人也在追查血影堂吗?”

老侯爷笑了:“是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