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人口实,不如分给亲戚们,大过年的让各家都吃上一回饱肉。

“这说啥嫌弃,亲家你也太客气了。”傅老太是打心眼里对三儿媳妇的娘家人敬佩起来,除了是农村户口外,哪点比城里人差了,可比城里人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他们家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德,这辈子娶着李家的闺女,摊上这么好的亲家,还得了个宝贝神仙闺女,真走运啊。

李秀香手都冻僵了,脸也红扑扑的,这会子一缸子热糖水下肚,全身都暖和起来,看到桌子上摆着各色好看的糖果,忍不住拿了一个剥开了塞进嘴里,清甜味在嘴里化开,让人不由得幸福感满满。

傅小雨看着自家外公和三姨,也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这辈子真是赚大了,亲人们都这么好,这么和睦,她哪有不帮助他们把日子过好的道理?

傅老头亲自嘱咐傅有粮挑选了许多精细粮给李华贤装上,又把猪脚、猪心这些在他们这里算是极好的东西给装上让李家带回去。

傅老太心细,看得出李秀香喜欢吃糖,特意挑了几份好的给包好,又给压了一包棉花塞包裹里。

饶是都挑的精细东西,却也还是有一大箩筐,怕李华贤难拿,又打眼,傅有粮用破布单子罩好,给绑在自行车后摆上,先行给送回家去,返回途中遇到艰难走在寒风中的李华贤父女,又转了两趟给送家去了。

等回到傅家,发现傅有田回来了,好几个月没见,兄弟俩抱头说了好一会儿话。

傅有田出去几个月,像变了个人一样,说话做事都别有一番气度,完全不像当初那个软弱,用傅老太的话来说就是,十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闷葫芦了。

傅家上下都为他感到高兴。

除了有了性格和气度上的转变,傅有田也带回不少肉和糖回来,一时间,傅家的吃食多得屋里都堆不下,因为傅有田过了年又得离开家,所以先前收了许多粮食的事情并没有透露给他知道。

除夕夜这天,傅家的饭桌上,鸡鸭鱼肉菜摆得满满一桌,饺子、酒、鸡蛋这些也应有尽有,一旁的小桌子上,糖果花生也摆得满满的,桌子下生着个火红的火盆,一家子围着桌子坐得满满当当,个个红光满面,喜喜庆庆。

随着一声鞭炮声响,噼里啪啦辞旧迎新的除夕年夜饭就开始了,傅小雨看着满桌的好酒好菜,和和睦欢庆的一家子,不由得感叹,好一个丰盛年!

作者有话要说: 我都想要这样一个金手指了,这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嘛。

第25章

冬去春来; 万物复苏,春日的第一缕暖阳洒在大地,将冰封一个冬日的地化了冻,嫩绿的草从泥里钻出来,拼命的往上镩,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几乎无声无息的; 大地就变得翠绿一片,一派春意盎然。

“冬月; 拿煤油票去买些煤油回来; 等开了学,你几个侄子都要照明写作业了。”傅老太从柜子里拿出一沓票; 找到煤油票,朝屋外喊着。

傅冬月正整理完厨房,解下围裙把皱巴的的衣摆扯了扯; 进了屋:“娘,让臭小子早些写作业就是了,还买啥煤油给他们照明; 多浪费啊。”

“下了学得让他们先帮家里干活; 晚上再让他们在眼皮子底下写作业; 不然浪费干活时间不说; 作业也不会老实写。”傅老太一双眼睛透着精明,啥事都想得透透的,半点也不会干亏本买卖。

傅冬月哦了一声; 拿着票,提着油瓶子出了门。

傅老太抱起在旁边啃蒸地瓜的傅小雨,一边出门一边说:“小乖乖,我们出去看看你爷他们回来没。”

傅老头带着傅有粮和李秀芝及四个孙子去自留地收庄稼去了,三月份,快要春耕,得把冬季种的庄稼都收回来,再在生产队开种之前种上些春季的庄稼,如此循环不休,能为一家子节省不少开销。

甫出门,就见傅老头带着人回来了,箩筐里真是没多少货,还瘦拉巴叽的,要不是因为去年冬天把粮仓和地窖都装满了,看到这样的收成,不气歪了鼻子才有鬼了。

傅老太看了箩筐一眼,小声问:“旁人有没有发现异常?”

“没。”傅老头摇摇头,往院子里的藤椅上坐了,开始装烟丝抽烟。

傅老太放下心来:“那就好。”

“娘,你放心吧,那事咱家干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又过了一个年,没有人晓得的。”傅有粮把箩筐里的菜拿出来,一边摆开晾着,一边答。

傅老太点点头:“那倒也是。”看着四个孙子正在院门口锹鞋子上的泥巴,一个个揪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