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大帅,撤回朗州城吧。”一名偏将大声说道:“凭着朗州城的城防,定然能防住宋军的功城。”

想起朗州城中还有两万的守军,慕容龙城再次涌起了豪情:“没错,本帅还没有输。”……

第333章 慕容延钊之死

攻下五营大寨,宋军马不停蹄。于日落时分,赶到了朗州城外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将朗州城围住得水泄不通。

灃水一役伤亡过万的宋军需要休整,同样逃入朗州城的朗州方面残兵也需要休息,再加上天色已暮,两方不约而同的停战。只不过,朗州城墙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巡逻的士兵来来往往,为这寂静的战场,平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息。

城外宋军帅帐,各部将领济济一堂,一个个面带悲戚,咬唇不语,只因为榻上躺着的那个苍老身影。

姚太医眉头紧皱,在将最后一枚银针插入慕容延钊的胸口之后,一直昏迷的慕容延钊终于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大帅醒了……”“大帅醒了……”众将欣喜万分。

“老哥……”韩旭连忙上前,盯着慕容延钊呼唤道。

慕容延钊点了点头,眼光在面前诸位将领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身边近在咫尺的年轻面容上,微微笑道:“旭哥儿,你做得很好……很好。”说着,不理会韩旭和姚太医的阻止,双手硬撑着半坐起来,道:“将朗州地图拿来。”

如今围城的宋军共计马步军四万有余,士气旺盛,全部是大宋的精锐之师;守城的朗州军两万,加上五大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数千人,算起来一共三万不到,士气低下,军心不振。明日宋军发起全面攻城,一战即可定下,但这一战将同样将会是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到时候宋军的伤亡很可能再次破万。

现在看来,反而是围而不攻,威逼年仅十一岁的周保权开城投降,倒是能减少伤亡最有效的办法,可这样一来还不知道要围城的什么时候才能耗掉朗州城内的所有粮草。

听着众将对当前的形势议论纷纷,慕容延钊一直静静不语。可是韩旭发现,随着众将纷纷请战,慕容延钊原本苍白的面色竟然变得越来越红,双眼闪烁着惊人的光芒。那里像是身受重伤的样子,简直可以用神采奕奕来形容。

韩旭面带惑色,寻问的眼光转向身边的姚太医。

然而,此时的姚太医却更加的哀伤,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突然,几乎令韩旭窒息的四个字涌上了心头:“回光返照”。

仅仅一瞬间,韩旭顿时明白了慕容延钊反常的表现。白天慕容延钊躺在木板上,让人抬着亲自指挥中军攻寨,攻下后又马不停蹄的一路被抬到朗州城下。早已移位的五脏六腑,显然受不了行军的颠簸,即便亲卫们已经小心异常,可一到城下慕容延钊还是立马昏迷不醒。

此刻,韩旭脑中一片空白。周围的众将的出谋划策他没听到,慕容延钊对攻城的布置和任命他没听到……一直在他耳边轰鸣的就是那四个字“回光返照”。

……

慕容延钊最终还是决定明日一早全力攻城,在布置完所有的任务之后,略显疲惫的说道:“好了,你们都先下去吧,本帅有些话想单独和韩监军谈谈。”

众将退出内帐之后,韩旭扑跪到榻边,早已泣不成声。

安排完最后的攻城战后,此刻慕容延钊面上的光辉渐渐消失,越来越虚弱。

“行了,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你要记住你可是数万宋军的监军。”慕容延钊轻轻一叹。回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韩旭的那个清晨,他不禁莞尔一笑。那时的韩旭还是个楞青头,穿着一身御前带刀侍卫的大红官袍,却连马都不会骑,还要刘三在前面牵着。可谁又能想到,仅仅两三年的时间,这个不会骑马的侍卫,如今却能带着三千铁骑突袭敌军,在数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地。成为大宋的枢密院副使,数万征西大军的监军。

“老哥,你什么都别说了,你赶紧躺下,躺下……其他的事都交给我去办,攻不下朗州城,我提头来见。”韩旭擦了擦眼泪,就欲扶着慕容延钊躺下。

“老哥的身体,老哥心里清楚,恐怕是……”慕容延钊阻止了韩旭的举动,正色道:“你现在别说话,什么也别乱想。老哥有些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说着,只见慕容延钊从身后枕头底下拿出一封火漆封住的密信,久久的看着不说话。

信封上的几个字,韩旭看得一清二楚“九重亲启。”

九重是谁?当然是赵九重,赵匡胤了!慕容延钊拿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