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一般庭院,也不种柳树和桃树。柳树聚阴,桃树召鬼。

不过老北京人爱中的树多是枣树,但是枣树要配合石榴一起种,这样才兴宅。

树底下有石锁,石饼,石轱辘,练拳的木人桩,在角落里还有一片站桩木,不过因为搁置太久,风吹雨淋的,少有人打理,庭院里杂草丛生,看着一派落败景象。

韩青告诉我,小时候,她和养父母就住在老宅里,每天养父都要逼她走站桩木,然后打木人桩,还要搬那些石饼,想想那些年的确很苦,但是也很幸福,因为每当我大汗淋漓的时候,养母就会心疼的走过来,用手帕替我擦掉额头的汗水,并且不止一次和养父吵架,让养父不要逼着我练功。

韩青笑着说,“想想那时候,真的很幸福,养母做的饭菜特别好吃,有时候养父逼我练功,我如果受伤了,养母就会一星期不让养父吃饭,养父无奈之下,只能出去串门蹭饭。”

我听了呵呵傻笑,道,“你养父母肯定是一对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吧,听你说,我就感觉很幸福。”

“不练功的时候的确很幸福,养父母会带我去很多好玩的地方,那几年养父母带着我几乎将太行山走了个遍。”韩青回忆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是眼神却带着一丝神伤。

气氛有些低落,我点了颗烟,狠吸一口,吐出一口烟圈,对韩青道,“咱们快进屋找线索吧。”

韩青点了点头,我们便向北房走去。

闻到烟味,韩信那耐不住了,从十字架里现身,也点了颗烟,韩信剪了短发,穿着休闲的衫裤,看着与梁朝伟倒有几分相似,不过比梁朝伟身材修长,气质也更加纯粹。

因为是大半夜,我们也不开灯,就打着手电筒,屋内的布置我也看不清楚,空气里带着一股潮湿的尘土味,刺激的我鼻腔痒痒,忍不住就要打喷嚏了。

韩青带着我们来到正房左边的耳房,里面有一张花梨木柜子,韩青将柜子打开,手在里面摸索了一会,就听咔的一声,柜子里面的暗格打开了,韩青从暗格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木匣子。

韩青道,“父母生前的东西都在木匣子里,咱们离开这里吧。”

韩信吸完了烟,又隐进了十字架里,我拉着韩青的手,心念一动,就遁回了天河潭石板镇的宾馆里。

此时天蒙蒙亮,我们洗漱了一番,便围在茶几上,木匣子上面有复杂的机关,韩青捣鼓了一会儿,才将木匣子打开,我看到木匣子里有照片,有信封,有笔记本,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等等事物。

韩青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摆在茶几山,然后翻开笔记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几乎是空白的,只是在其中一页上潦草地记了七八个电话和人名。

韩青说,光头男很有可能易容了,但是她能够听出来,光头男没有用变声装置。即是说韩青已经记住了光头男的声音。

白天的时候,韩青买了三部手机,二十多张电话卡。这时候便用这些黑卡拨通了笔记本的电话,八个电话,七个都是“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只有一个电话,一直在响,但是无人接听。

韩青从手机里掏出电话卡,掰断,扔进了垃圾筐,道,“父母因为职业关系,生前很少与别人来往,也从来不用手机,这笔记本的八个电话都是父母生前最重要的朋友的联系方式,看来父母死后,他们为了自保,也纷纷换了联系方式。”

韩青打电话的时候,我翻看着那些事物,突然看到一张很老的黑白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苍茫大山,在山顶上站着三个身穿练功袍的人,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女的十分漂亮,手里捏着一柄长剑,看上去颇有几分英气,女的左边那男人身材修长,负手而立,面目俊朗,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女的右边那男人,身材魁梧,须发皆张,看上去如一头猛虎,给人十分霸气的感觉。

我好奇问这张照片中的人都是谁?

韩青看了眼照片,道,“这是我养父母和他大师兄的合影。”

“你养父母师承何处?”

韩青道,“五十年前,崆峒派的三春真人下山,带回来三个孤儿,并收为关门弟子,大弟子叫做成霸,就是我养父母的大师兄,二弟子叫做郭明,是我养父,三弟子叫做柳玉,是我养母。”

我哦了一声,“原来你父母是崆峒派的弟子。”

韩信突然问,“你可见过这位师伯?”

韩青摇了摇头,“不曾见过,而且养父母从不在我面前说过他,只有有一天拿着这张照片问母亲,母亲才告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