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那天陆梓潼和林雪儿唱了许多歌。

男孩子们对唱歌基本没兴趣,便坐在一起聊天,受到赫连胤的感染,三个小伙伴决定要发奋图强,让赫连胤给他们三人一些未来建议。

赫连胤沉默地想了下,说道:“其实我觉得元宝跟阿希还是暂时留在国际双语学校比较好,金岭中学是住宿的,到时候成绩跟不上也没有思路可循。但走读的双语学校不同,条件相对会放松一些,另外,你们在让家里请个家教,慢慢把知识掌握起来,等成绩不是那么吃力,在转过来金岭中学。”

韩洛宵本身成绩就不错,只是性格散漫,他就适合被金岭中学封闭住,这样能激发他的求学欲望。

三个小伙点着头,江辰希有些惆怅地说:“可这样一来,我们四个人就不能读一个学校了,而且你们两人半个月才放假一次,你额外还要参加通告,我们会不会一两年都见不到了?”

四个人面露不舍,怎么说都是好多年的兄弟了,突然要分开这么久,真的很难接受。

“只要我们兄弟的心系在一起,我们就永远是在一起的,是真正的兄弟,就算十几年不见,仍然是亲如手足。”赫连胤安慰他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开始并不是意味着永远锦绣,而结束也并不是意味着人生完蛋,很多时候,一场结果,就代表着重新开始,你们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改变,加油,我和哥哥会在金岭中学等你们。”

那种全是优等生的学校,估计学习压力会很大,他们必须先学会挣开翅膀,才能翱翔。

距离上次聚会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小寒离开,大寒卷至,同学们都裹上了厚厚的外套,围巾加帽子。

南方的冬天是湿而冷的。

就算穿着厚厚的鞋子,脚心依然是冰冻的。

实验班将后门前门包括所有窗户都关上,也仍然抵抗不了寒流的侵袭,整个实验班笼罩在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中,冷得没人想说话。

一张口全是白色的热气。

赫连尹原是北方人,并不是很怕冷,目测全班女生,只有她一人没戴围巾,穿着薄厚适中的军外套,神情自若。

身后几人缩成一团,唇白白的,一边发抖一边填作业,为了跟上学习进度,他们现在很少去打篮球了,都窝在教室里争分夺秒学习,偶有不懂的问题,都会问赫连尹和于舟。

于舟的身体似乎真的不好,一进入大寒,他的脸就全无血色,苍白得仿佛要随时停止呼吸一样。

自从上次对联输给赫连尹后,他开始恶补诗词知识,赫连尹的一举一动,开始主宰他的悲喜,第一次碰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手,让于舟对古言辞认真了起来。

他不但要在原来的成绩上超越赫连尹,还要在其他赫连尹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都超越她。

比如,赫连尹桌上摊着一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于舟便悄悄弄出一本凯恩斯阅读。

她看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豪放派诗词,他就看柳永、李清照等人的婉约派诗词。

赫连尹好奇玄学奥妙,他便转向宇宙探秘。

她欣赏主张出世的孔子,万物自然。他便沉沦入世的老子,有利必争。

她为精神分析法苦恼,他便开始谈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甚至当看到赫连尹为同学们讲解习题时,略显迟钝的他也主动参与了学习小组,让思路迷茫的同学们获益匪浅。

老实说,于舟这样做,本身已经落了下风。赫连尹博览群书,是因为她本身爱那些书,有旺盛的求知欲,可以游刃有余的享受着。

而于舟涉猎百科,纯粹是为了和赫连尹一较高下,以至于不得不在学习上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这样一来,于舟更佩服赫连尹了,她是怎么办到的啊?可以同时吸纳进那么多知识。

他感到,赫连尹的智慧是真正高超的,不是一时半会可攻破的。

但他也是个天才,虽然各科涉猎,但成绩还是一直保持在第一,他的英语水平在赫连尹之上,令后面几个人都佩服死他了,用将江辰希的话来说就是,于舟这天然呆本来就是天才,现在快变成学神才了。

寒假前,学校组织全校看了一场电影。

是1992年的电影《鹿鼎记》,观这场电影,是希望同学们可以放松一下对期末考的紧张情绪。

同学们拿了票,陆陆续续登陆电影院中。

于舟裹着白色的羽绒服,挤进人满为患的服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