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 (第1/4页)

后一句很明显是在夸诸葛亮。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偶像嘛!但前一句很费解,好像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但不管怎么说吧。玩,并快乐着,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份草民的快乐,却不属于北京城的官员,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因为他们全体疯了。

最近这几天,所有的人,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皇亲国戚,大家都快精神分裂了。

原因只有一个,在桃花盛放地季节里,在变法改革的关键时刻,皇上居然敢再开阵仗,用兵西陲。

“这他妈谁点的炮仗啊?这不是害人呢嘛!”

“嘘。小点声,听说是洪承畴起头。周定方定策。卢象升跟进,把皇上给惊着啦!”

“哎呦。那这可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孙诚、贺赞、高杰,都要问罪拿下,所有的白山奴隶,都要予以释放。北疆大乱,已经迫在眉睫。”

就算是海拔八千米的战斗,就算是两线作战,喜玛拉雅山南麓的战斗规模,也最多就是三营1万两千人的规模。世界屋脊的区域争斗,怎么会引起北疆大乱呢?

很简单,北疆一带的所有圈地资源,都能在国内寻找到支点,国家一旦采用卢象升‘国家收购’之议,就等于从这群人兜里面往外掏银子。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可是中国古人最高的生活理想,要想天天吃鱼头,就得天天补渔网。现在你国家虽说是花钱买物件,但土地远远比银票更值钱。

正因如此,与其说这帮家伙在担心北疆大乱,不如说在盼望着北疆闹事儿。这群坏了心眼儿地君子们,都希望贺赞他们别认罪。为了创造这个局面,大家开始了创造谣言。

每天一大早,各路官员刚刚坐在办公桌前,就立刻开始交换各自听到的谣言:

“听说对孙诚的罪罚已经定了,一撸到底,连爵号都要追夺。”

“听说贺赞在天山之巅,凌风傲雪,横吹御赐金笛。直到金笛之中飞溅出血沫,才被亲兵抗命救下。”

“听说高杰谋反啦!”

这些根本没有逻辑地谣言,唯一意义,就是造成征西军军心不稳,迫使国家不得开战!只要不开战,北疆就不会被收购。

而国家如果投鼠忌器,退保征西军的忠心,就不得以‘白山奴隶’为借口治罪。其实征用奴隶这件事儿,很多人事先都知道。可以这么说,这群家伙在合起伙来讹诈国家(皇上+辅政十大臣)呢。他们来说,价廉物美的奴隶,是获取高额收益的保证。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旧党在不了解孙诚、贺赞、高杰三人的反应之前,就着急忙慌的替人家正主儿做决策。完全是为了满足私欲。

国家方面,也因为公文传递时间太过漫长,为了避免征西军哗变,而专门发密旨给薛宇亮、堵胤锡、张煌言等文臣。要他们作好相应准备。而且比较讨厌地是,密旨没能做到保密,同责令三人入京领罪的明旨,全属于公开的秘密。

但恰恰与此同时,孙诚自请罪责的折子,已经奔北京这边报送了。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等着拿到一张什么样底牌的时间差。对于新党来说,等得就是孙诚等人认罪服法。而旧党王牌,恰恰是征西军不臣之心。

所以这份热闹还能小得了?因为人类始终要自我折磨,为了心头那份侥幸,而竭尽全力。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地共识。那就是皇上的格局器量,确实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原因有三:

拉达克三代王族,不仅侵占原属于大明的国土,还屡次出言辱骂天朝,如今却为了天下大义,世间公理,皇上竟要出兵巩固对方王庭。这分明就是以德报怨的古今第一大傻冒啊!

自古对边军重将,只能采取安抚与阴谋两种手段,昔年安禄山往返长安多次,唐明皇也没敢公开发一道‘令其负荆入觐’地旨意。这次涉及到多位边关重将。其中高杰还是邦国之王,果真有反心,必将立时起事。但皇上还真敢玩,白纸黑字的直接问责,这气度确实超迈前古!如果孙诚等人坦诚而来,必将创造一个空前绝后地经典!

最后一个原因,是大家对皇上胆识地佩服。无伦旧党、新党,都知道现在最佳手段是安抚四方,千万别闹妖蛾子,但皇上为了国家的实际利益。而公开宣战。同时非常公平地提出了收购计划,北疆田庄供应粮饷军备,都由国家出资购买。

然后顺势将资源变为国有。这

免太大了。

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