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这自是当然!唉!早知如此,咱们便应该带上周胤这小子,这小子足智多谋,念得书也比咱们多,有个军师出出主意,总高过咱们两个莽夫啊!”

“嗯!是啊!哦对了,孙诚,你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要知道,征西军的使命,至此已经算是完成的差不多了。出征前,朝廷就是希望在漠西、漠南之间的青海,锲入一个?望岗。之前的信息有误,大家竟然不知道青海已经是和硕特部的牧地。等知道态势后,贺赞又连出昏招儿,险些就被瓦剌人给包了饺子。

好在最危机时刻,高杰带队,成功偷袭了固始汗的金帐,俘获了固始汗带过来的一些妃子和女儿,当这个噩耗传来后,固始汗竟然吐血昏厥,随后顿月多吉的兵马再出,瓦剌大军与明军的缠斗也终于见到了眉目。

明军这边,由李信决断,孙诚亲自带队,凑集各军的优秀骑兵,连续六个昼夜的急行军,疾进3百多里,抢在固始汗之前,率先抵达西河口,将固始汗大军的退路,彻底掐死。

贺赞这边则领着主力部队,贴着打,赶着打,一路苦战到了西河口一带。这期间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的兵马,在四天前,还阵斩了固始汗留下断后的两个儿子。

明军此时,距离嘉峪关的直线距离是500里,双方现在都师老兵疲,就如同两个重伤的野兽,就算要再次与对方撕咬,也要先喘口气再说。这时,就体现出明军的优势来,沿着祈连山北线,是明军的六个边关,最著名的,当然是嘉峪关。此时,明军的给养装备,得到了充足的补充。而固始汗那边,则已经开始杀马充饥了。杀马,对于瓦剌军队来说,已经意味着山穷水尽。

眼见战事已经接近结束的样子,贺赞不得不考虑征西军下一步的打算,孙诚闻听贺赞的问讯后,稍稍思忖,随即非常认真地回答道:

“将军,在下此行出关,方才知道天地之大。这青海一地,原本以为,不过是荒蛮之地,不成想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此地竟然是如此的壮美。于今,只要我们上奏朝廷,说清原委,我想,朝廷也愿意让我们继续向西而进的!”

“好!好!”贺赞神情也很激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小时候娘亲曾教过某家这句诗,那时便想,天山之巅,观赏明月,与三五知己,把酒论剑,该是何等情怀?既然如此。。。”

“且慢,将军啊,不如咱们还是‘军帐议事’吧,否则,他们又该。。。”

“哈哈哈,对对对,你说的对!咱们可不能再出昏招了!”

征西军现在,重新依托上了嘉峪关,粮草辎重也陆续接济上来。加上白利土司的顿月多吉,是青海地头蛇中的地头蛇。所以,征西军修整的还是很不错的。正是在这种态势下,军帐内的气氛,比贺赞他们俩还热烈!

“末将没什么说的,既然国家的旨意中,没有叫咱们回返的意思,那么俺便只有一个念头,待拿下固始汗后,继续向西!直到那天山脚下!”这是徐彦琦的意思!

“是啊!贺将军,如今咱们连番血战,差点丢掉了性命,也不过就是拿到了一处草场。如果这样也算功劳的话,那我是没脸回去的!既然朝廷的兵备辎重就要过来了,那咱们就一直向西吧!听说昆仑山的五彩神玉,佩之可长命百岁啊!”王来聘。

“呵呵,启禀将军,闯军西来之前,熊文灿大人曾有言,西域有小国无数,如若攻灭,则可以分封为王,仿云南沐府,世镇西陲。如今,不过是一处小小马场,属下答应,手下的弟兄们也不能答应啊!”高杰!

“将军,我们六军征西,如果只得到青海草场而返,那就不叫征西,而干脆叫西镇算了,忙活了这么多天,竟然只得了一镇,这功名未免太少了!我看,咱们还是上奏朝廷,允许咱们继续往西才是!”还浑身绑着绷带的唐栋。

“那,好好,诸位将军既然都有此意,某家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有一样:这向西好说,但征西一途,该如何打啊?总要有方略的。”

贺赞说到这里,扭头看着旁边听会的李信,微微一笑,抱拳问道:

“但不知,先生可以有什么良策妙计吗?”

李信的本事,现在征西军的头面人物中,都非常清楚了,因此,贺赞一开口问讯,帅帐中,立时全无声息,六个年轻的优秀将领,都有些紧张的望着李信。

眼见这些闻名天下的青年才俊,对自己如此恭敬。李信心中的那份小小虚荣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李信施施然站起身,团团一揖,朗声说道:

“学生有一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