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 (第1/4页)

从田雄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是会变的”这样一个道理。因为人有欲望。田雄最开始就想跟着大帅四方征战,等到战争结束,只要有命活着享受太平日子,那就算祖坟风水好。后来职位高了,大帅的名气越来越大,胜仗也越来越多,田雄就想着多学点东西,将来回乡之后,可以用国家给的薪水做点儿小买卖。但现在,他懂得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认同中国历史上的另一条规律:

养贼自壮、拥兵自重、最后裂土分疆。

所以说,命运始终在跟你开着玩笑,田雄如果能留在内地,将幸福快乐。但他跟随黄得功南征北战,始终不能回乡复员。到现在,他更是被国家给指派到西北咏归城这边,并且始终看不到回家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田雄的心态彻底发生了变化。

从汉代起,中国人的版图始终在扩张与萎缩之间来回游荡,原因很多了,其中一个就是:边军走得太远、太久,国家不放心,将士不安心,到最后不是出现安禄山,就是出现岳武穆。

咏归城,咏归城,听这名字就透出一股子惆怅,一群百战英豪,为国家南征北讨,转战十年,到最后却还是回不了家乡,只能在国家疆土内的最边缘地区,以“三更赤子咏归去,四面黄风吹漠沙”这样的歌咏形式,来表达渴望归乡的期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以皇帝小朱、内阁洪承畴、杨嗣昌等人为代表的国家决策层,不是不明白这里面的隐患,但确实没办法,现在武器换代,政体改革,新旧思想交锋,各行各业各阶层都需要重新定位社会角色,在这个大变革时期内,有些人必须经受住非人的考验与磨难,通过了这个测试,就意味着你为国牺牲了你的一切,幸福、健康、爱情、亲人,最重要的是……青春和生命。

熬过去了,您就是英雄,但却是悲情英雄。用你一生的寂寞,换来万世的赞扬。这一进一出,究竟是否值得,就看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了。田雄显然认为这样做不值得。

他的通盘计划很直接,先借马匪黑云之手,将马得功拉下水,咏归军虎山大帅帐下,只有三大总兵。只要能得到小马哥的支持,田雄就有把握统御全军。

得到了小马哥,田雄会借用噶尔丹来号令全体旧瓦剌匪帮,利用这些人造出声势,既让国家不敢轻易撤换咏归城的权力架构,也可以让蒙古人对他们附耳听令。

蒙古人最近日子过得非常好,放牧牛羊是他们的祖业,如今这份祖业可以换来各种消费品,日子越来越好,谁还想打仗?

将来田雄玩左右互搏的把戏时,蒙古人最多就是看热闹。只要没有蒙古人的支持,国家想过来征剿咏归军,势比登天还难。这样咏归城就可以技术上独立了。

最后一个,黄得功非常欣赏张煌言,可张大人即将被自己的兄弟给刺杀;黄虎山非常宠爱噶尔丹,可义子却被自己的兄弟给唆使叛国;黄大帅非常想解甲归田,可这幸福却被自己的兄弟给生生毁掉;而且大帅的胃病确实严重到可以“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地步。

这一连串的打击,即便田雄不出手,我们这位赫赫有名的虎山大帅黄得功,也很难有命活下去了。更何况黑云张彪这样的马匪,完全可以担当刺杀大帅的罪名。

总之一句话,杀死张煌言,杀死黄得功,田雄踞咏归城自立,在国家内乱不止的前提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信号,出现了。田雄心跳和呼吸同时变得急促起来,一道黑烟出现在千里镜中。先是一股浓烟出现,这是前奏。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没人可以做到从刚开始就摆弄出暗号。

一段长长的烟柱之后,两短、一长,然后就是一段空白,随后又是一股黑烟涌过来,但已经不是柱体,而是散乱的尘雾。

暗号没错。

张彪不是汉人,他只不过借用了汉人的名字。他真正的身份是旧瓦剌联盟的武士。下手极为狠辣,暗号如果没错,证明张煌言一行都没有生还的可能。

强忍着心跳过速,田雄先默默的数了十五下,这才把身子探出窗外,嘶声吼着:

“来人,看看南方三十里处,怎么会有黑烟!”

“…”

一切都如计划进行,司哨官看到黑烟,立刻想到了黑云张彪这个悍匪。并且提出推论:是否有连夜赶来的商队遭到了暗算。

于是田雄领着这个司哨官,一起去见黄得功。

“张大人几时走的?”

‘果然’田雄暗笑,大帅果然先想到了张大人,因为商队过来,都要提前派遣马帮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