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自独立,人走在楼梯上,头顶急倾斜的顶板,给人压抑的感觉,巨大的柱墙,一段一段的,将人与法庭分隔开,连接上,再分隔开,再连接上。个中微妙的感觉,将会非常奇特。

最玄妙的是,两套楼梯台阶,可以让两个人在互相看到对方的情况下,各自上下。

但两个楼梯的出口是不同的,一个出口,可以让法官们走到各自的座位上。而另一出口,则是通往被告席的一个小平台,一旦法官走错了楼梯来到小平台上,他将得到所有旁观者的嘲笑和戏弄。要么翻越平台栏杆,坐到自己的座位,要么重新回去,从另一个楼梯上来。

围绕双螺旋楼梯一共八个门,法官席两个,犯人平台两个,监狱的通道两个,公共走廊两个。

犯人如果被当庭释放,则通过楼梯直接来到自由世界。一旦被宣判有罪,则仍然回到木字型的牢房之中。

法官门、犯人门、监狱通道和公共走廊,都是并排排列的,呈现在法官和犯人面前的,类似两个并排的门洞。

多走几次,法官就会记住,从左侧上去是正确的路线,因为那是心的方向。之所以要这么设计,是因为楼梯的存在,向人们宣告了这样的理念: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每一个通过此双螺旋楼梯的法官,都要珍视你的权力,切莫做出错误的判罚!”

“每一名通过楼梯的人,都要审慎的自问,你是否丢弃了你的本心,究竟有没有罪,首先要进行自我评判。”

但这个时代是不认可白话文的,因此两段话被温体仁分别精炼成八个字:

“舟中松柏,慎思笃行”;“扪心自问,翔而后集”

并且分别雕刻在楼梯内部的墙壁上。??

第九卷:第十三章:科技之光

九做的烫样,是可以拆卸的,并且仿造当年肋尼的做外一共四层结构,但拆下来好说,再往回按可就费了劲了。

温体仁、朱由检都是那种大脑发达小脑萎缩的类型,孙茂霖精于石料,像烫样这种纸张、木条组成的建筑模型,并不是她所擅长的。而为了相对的稳固性,梁九还采用了微型榫?技术,结果三个二五眼对着一堆零件,发了一会儿呆之后,开始尝试着组装工作。

正在温体仁、孙茂霖、朱由检君臣三人冒着汗瞎忙活的时候,杨春悄悄走了进来,他不敢惊驾,只好站在一旁陪着笑脸。忽然咔嚓一声,小朱把一根主梁给弄断了,几个人都惊叫一声,小朱举着半拉房顶,不由得泄气的说:

“唉,此等模型,也太难安放了,索性,就这么送还梁九吧。”

“是,是。”

温体仁、孙茂霖如释重负的连声答应,然后赶紧动作夸张的冲着杨春施礼,目的只有一个,引开尴尬。

“杨春,有事情吗?”

“回皇上,光禄寺少卿熊文灿,送来了客栈皇商的备选名录,现在午门外侯觐。”

“哦?拿来我看看。”

从接过这份名录开始,孙茂霖就正式结束了今天的工作,万福之后,便由杨春帮忙,一起捧着烫样退出去了。文华殿中,只剩下君臣二人。

“皇上,这辽东李杏煦,就是当年度银以解毕自肃之围的那个人。”

“…”

小朱没说话,只是一皱眉,他心中有些不爽。当年他刚上台的时候,辽东军户因为欠饷哗变,时任辽东巡抚的毕自肃,在万般无奈之下,向当地商户借了7万两白银来平息事端,这事儿满朝皆知。毕自肃的哥哥毕自严是崇祯朝地第一任户部尚书,因与温体仁政见不和,被踢到了南京。

而作为亲弟弟的毕自肃却很得温体仁的赏识,结果在户部尚书任上一干就是小十年,如今年龄大了。又赶上换届,退休是一定的。可是在退休前,居然还在‘发挥余热’!这就很讨人厌了。一旦温体仁、毕自肃、熊文灿、李杏煦这四个人之间出现了脉络关系,这可就有问题了。要知道,就因为钱谦益退休以后不甘寂寞,搞得现在党争四起。如果温体仁也这么玩的话,那这个国家还想消停吗?温体仁察言观色之下,忽然轻声开口:

“皇上,既然下午已经安排卢象升入觐了,则熊文灿今日。当回避之。”

“?,可是温先生兼理大诰院。朕还想你也一同见见熊文灿呢?”

“这个无妨,烫样既定,也就没有臣什么事情了,臣请今后三日,均值房文华殿。”

“嗯,也好,那就有劳温先生,一会儿代朕写张纸帖,就说三日之内,寻日宣熊文灿入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