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1/4页)

这次田雄用计,最终目标未必是要反叛,反倒更像是变相兵谏,希望国家能延续现行的军管制。从普通军人的角度思索问题,田雄的这种反应,也不算稀奇。地盘是军人打的,鲜血也是他们咏归军流的。沙场征战后,国家将地盘、各部族、往来商队的日常管理,统统以军管制的方式委托给他们。这种实质上的特权,是有着相当实惠的。

如果不惮以最坏恶意来揣摩普通官兵的话,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与其说是一种罪刑,不如说是一种遗憾。

大家都知道军管制仅仅是一种临时政策,早晚是要交权给国家的。这份觉悟,大多数人都拥有。可一旦这眼前的优容即将失去时,除了李定国、黄得功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之外,很多人都会产生失落感。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挑头出面,公开进行另类反抗,大家是乐于以局外人的身份,安心等待那非份之想变为现实的。

这正是今晚的咏归城无人入睡,却也没多少人出来跟着田雄起哄的根本原因。你们当头儿的怎么闹都行,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统统接受。

而在田雄这边,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趁着国家内乱的当口儿,闹点儿妖蛾子,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基层官兵是不会对自己不满的。可要是将这种养贼自壮的理想模式,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那非但基层官兵不答应,就是田雄自己也不愿意看到。

所以他事先安排了张运这个人,因为一名内地来的汉人,却成为旧瓦剌遗族匪帮的细作,其间纠葛,无非就是收买而已。既然能用钱买的人,那么任何事情都有得商量,只不过价格高低的问题。

张运的使命是在噶尔丹“拔刀宣战”之后,以黑云张彪属下的身份,领着噶尔丹尽快出城。名义上是张彪要迎回少主,实质上,出城之后先到田雄事先寻好的一处绿洲躲藏,然后等田雄派遣亲随前去实施绑架,再将噶尔丹潜运回城,关押在烙饼作坊的后厨中,哪里早修建好了一处地牢。

无论如何,头狼,决不能回归狼群,哪怕他现在仅仅是一名孩子。

既然要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旧案,实施养贼自壮的大计,就应该永久掌控噶尔丹在自己手心,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事态发展,既做到予取予求,又可以避免真正的战争重现。

眼下,就是田雄计划的最后一步,张运,正是最后的步骤。

“来人,打开西门。”

田雄吩咐着手下,一切都要做足功夫,祭礼结束,噶尔丹等人要迅速出城,因为拔刀就等于宣战,无论噶尔丹是不是大帅义公子,都将成为全体大明官兵的敌人。但大明军人又带着天生的骄傲,放虎归山是愚蠢的,先下手为强却又是胆怯的,任对手再是强大,放这一次又何妨?

所以开西门的行为,只会激发中国军人的豪迈情怀,而不会引起任何置疑。到时候,天下人都会以为,噶尔丹已经回归大漠深处了。至于究竟“躲”在哪里,那只有田雄知道。

西门上,号令声已经传达,厚重的大门,开始了吱呀作响。瓮城这边,由于光线的原因,张运的身影一会清晰,一会模糊。当他走进瓮城门洞时,竟然近似于消失。

“真够磨蹭的。”

田雄气恼的一咬牙,张运走得太慢了,那边的萨满祭舞也丝毫没有停滞的迹象,这样的磨蹭,已经超越了忍耐力。他重新举手,准备召唤另一名亲随,再去催促。

然而就在田雄手臂举到一半时,他忽然惊讶的发现,西门外似乎早有人在等待。透过远方刚刚开启一道缝隙的西门,他多年沙场磨练出来的眼力,可以敏锐察觉到,门外影影绰绰的立着几个人影。

变化,这是又一次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变化。

“该死,恐怕情况有变,关城门,快关城门。传我将令,全城宵禁。”

田雄反映很快,当他开始怀疑张运,未必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时,立刻决定现在就拿下噶尔丹。无论如何,噶尔丹不能落在外人手上,他需要将任何事情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一边吩咐,田雄自腰间掏出一把迅雷短手铳,拥有内膛线的短手铳,足够击杀张运。腿下使劲,催动战马向前飞奔,他有着绝对自信,只要枪杀了摸不清底细的张运,就凭那几个萨满使者,还不够自己喘三息的。掌中穆刀足够应付了。

战马前驱,张运的身影依旧在瓮城门洞内模糊不清,田雄一手迅雷铳,一手已经抽出穆刀,胯下战马也冲起速度,马蹄在碎石街面上,发出连绵爆响。

然而,直到田雄冲过瓮城,也没看到张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