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不!”毛承礼怒吼出声,吓得海风都为之一停,船身猛地向前一探,琴师、教士、舞伶都连忙伸手找扶的东西,但全体海员,却坚如磐岳,毛承礼更是大步来到船头,双目炯炯,怒视前方的泷马号。平举一碗酒,朗声说道:“如今我两家水师,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拱卫国家千里海防,真真是一件快事,请!”

阿礼冷眼看了看这个青年将军,随后把酒端起来,只抿了一口,便即放下。另一边的郑森,却一饮而尽,还剩最后一口时,才发觉人家没喝,一着急,差点呛了出来。连忙用手一捂嘴,

“咳,咳,礼将军,你干嘛不饮?”

“郑帅,我阿礼技不如人,输你便输了。今日送还海员,也是敬重福海这些汉子,但你,”毛承礼存心找茬,

“但你不配,为了你一家一姓的伟业,让许多好男儿,丧命东海。这杯酒,你喝得下去,我可喝不了。”

“住口,放肆,混账!”

迭声的叱责声响彻一片,这可是郑家船上,当面骂主帅,这不找着闹事儿嘛。但郑森双臂一展,场面立刻安静。所有人的目光,游移在两个愤怒的将军之间,时间越久,许多人地心中,就越发理解了阿礼。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呢?有多少人就应该去当那个垫背地,凭什么?又有多少幸存者,能够收获最初的承诺?毛承禄、郑森都属于少爷兵出身,他们不像其他普通军卒,要从基层一步一步的往上面熬,像禄帅这种,亲披刀锋的将军,固然可敬。但从他一上战场,身边就围绕着一群亲兵护卫。

其他人呢,枪林弹雨过后。是一拨又一拨的兄弟倒下,能够走过来的幸运儿,谁不是一身疮疤,九死一生?为了照顾遇难战友的家人,很多人都沦落成兵痞,打砸抢烧,为得就是那一句最后地恳求。

“替我照顾好家人。”

这种苦难。在阿礼身上,尤为剧烈。他还没出娘胎就没有了父亲,其祖父、叔伯父辈,又都是辽东赫赫名将,“子如松等五人官至总兵,如梓等四人至参将…为辽东名将之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李氏十余人皆战死”。

有着如此辉煌地家世,其家境又是穷困潦倒。被毛文龙发现后。也是出于私心才收为义子,这种种经历之下,他当然要比别人的负担更重,也对基层官兵地苦难,体会更深。

因此他对于郑家为了今后的安顿,而强行打赢一场海战的设计,很是不满。愤怒之火,勃然而动天地!

“礼将军,”郑森终究是盖世英雄,他脑海中电光连闪。想到了多种应对。但最后开口,却换成了最温和的语气:“郑森知道错了,你待如何?”

“…”阿礼愣怔一下,他终究不如郑森,但现在箭在弦上,又怎能不发?

“我这里有不情之请,凭郑帅应下。那便是:立下字据。郑家今后。永卫中华!”

“嗬嗬,”搞清楚阿礼究竟要什么之后。郑森感觉很无聊,他颇有些玩世不恭的说道:

“礼将军请了,我郑家人,说话算话,又岂会轻易反悔,何需字据呢?”

“但我阿礼不是!”

“你…”

郑森望着阿礼,想象着李家父祖两代地辉煌,他知道,有着阿礼身世经历的人,对口头上的承诺,看得很淡,他需要的是契约。但郑家人又怎么会这么轻易低头,郑森冷冷一笑,

“如若不写,便待如何?”

“战火重燃,吾中华海军,又岂畏一战?这里有锦绣一幅,请郑帅过目!”

说着,阿礼从怀里掏出一块绣满图样字句的绸缎,双手奉上,一旁亲兵连忙过去接了,再送给郑森。展开仔细看了看之后,面无表情。将绣锦狠狠团成一团之后,塞进了袖子里。

“礼将军,你可有子嗣?”

“两双儿女。”

“但不知,”郑森冷冷追问,“两儿两女,可都姓毛?”

“哗啦”

毛承禄坐不住了,他老爹喜欢收干儿子,这毛病天下闻名,但同样,这也是毛家军最大的一个忌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把义父的功绩,看成自己地荣耀,尤其现在这个讲究认祖归宗地时代里。

毛承禄起身后,直接来到阿礼身边,一伸手,按住了阿礼握刀的右手。他对这个弟弟,一直抱有适当的同情和尊重,当然,这样的弟弟很多,禄帅的苦恼也就更多。

“郑帅,今日只交还海员,毛某究竟是阶下囚徒?”扭头注目阿礼,“还是你的座上宾?都在郑帅一念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