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按温体仁听皇上的解释,这‘双螺旋楼梯’地设计,是西洋一个叫做‘达芬奇’的大神,众多天才发明中地一种。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两个人围绕同一个圆心分别上下时,可以看到对方

不去。一旦设计到法院中,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效果:

“两扇门,一左一右,不同的门,通往不同的地方,要么有罪,要么无罪。就看你如何选择。说的是门,其实预示着人生道路。”

把人家法国国王行宫的结构,挪到中国法院之中,这事儿也只有小朱能干出来。而巨大的双螺旋楼梯,非要安置在歇山顶的东方建筑中,这事儿,也只有梁九才能完成。只不过,中国建筑首次初现了‘平顶’的规制。并且木石料的比例为28,以石头为主了。

这,就是温体仁盖房子地来龙去脉。

好不容易,今天,是烫样定稿的日子,梁九因为还有海关港口的设计要交活儿,所以就没过来,况且大清早的送过去,这早朝搞不好要罢,梁九可不愿担这个‘罪名’。

孙茂霖地身份特殊,加上老温烦‘她’身上的香味,所以进宫时间,成心坠在孙姑娘的后面。当温体仁拎着装烫样地木盒,来到文华殿门前玉阶上的时候,浑身香腻腻的孙茂霖一边跟着几个小太监说笑着,一边溜达过来,见到‘仁兄’孙姑娘很惊讶的说:

“呦,温阁老,您可算来啦!”

“…”

温体仁无语,心中一阵庆幸,‘多亏吾皇不好此道,否则,嘿嘿嘿。’心里瞎琢磨,嘴上也没客气,直接一翻白眼,冷声哼道:

“皇上呢?”

“回阁老,”一旁的小太监可不敢像孙茂霖这么疯,连忙一躬身:

“回阁老话,皇上马上就来,已经传过话了,今天休朝一日。并且请阁老中午留宴值房,因为下午还宣了卢少卿入觐,所以希望阁老下午也在。”

“卢少卿?山东卢象升?”

“正是!”

“?,如此,多谢公公了。”

正说话间,外面进来一堆人,皇上来了。因为要节省开支,宫中裁撤了不少,所以仪仗也不是很讲究。年轻的君主,在御辇上,就高兴地冲温体仁招手,老温连忙一躬身往旁边一侧身,以迎接皇上。还不忘斜眼看看,那位孙姑娘果然行的万福礼。温体仁心中想笑,同时又很想骂人。

皇上身手还是很不错的,轻快的跳下御辇,潇洒地来到温体仁面前,

“温先生。法院的设计烫样出来了,是吧?”

“吾皇明鉴,确实是烫样已出。”

“好啊,好啊,最近国事好冷清,都没什么事儿,快进来吧。”

跟在皇帝身后往文华殿里面走,温体仁心中思忖:

‘一会儿,是该提醒一下皇上了,最近这些外僚实在不像话。居然都不干活了。’

呵呵,新政新政。全国上下可不是只有‘魏论’‘杨制’‘卢法’‘熊策’这四条的。例如鼎鼎大名的李邦华,就提出恢复‘一条鞭法’,只是因为有了卢法,所以才不被采纳的。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官僚中,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人滴。

但接下来,就有些恶搞了。因为熊文灿跟官场关系不错,所以熊策的一些要点,很多人都清楚。于是乎,有很多人都站出来建议国家。将一些关键部门,从原有的六部之中独立出来,像什么矿业司、水利司、林业司、漕运司的。也有要求合并地,大理寺、锦衣卫诏狱、刑部大牢这三家三合一。统一归大诰院管理。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这些条从提出来,就骂声不绝,熊文灿拆分的。都是新兴行业,很多利益团队都还没渗透呢,这正是熊文灿的聪明所在。但其他人就显得有些笨笨了,谁也不愿意自己一觉行来,自己的下属成平级的同事了!

于是,当时间的脚步,逐步向着崇祯十五年迈进的时候,朝堂之上,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事儿的起因,主要是小朱同志,还不是一个成熟地治国大师。因为他光想着如何搭建新班子了,但他忽略了官场上的一个习俗。交接。

交接太短,不好!明天换岗,今天才交接,旧任真敢撂挑子走人,新任呢?急于享受大班椅滋味地新任官员,一定还会感谢旧任的识相哩。

交接时间太长,更不好。明年1月份换岗,今年月份就公布,好嘛,半年的交接时间,旧任绝不会再管事儿的,因为交接期间如果出了大事儿,屎盆子还得自己接着,这就未免太背了一些。新任官员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