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哈,”门外的年轻人轻笑一声,“在下左梦庚,世袭京师五军营右掖军百户,腰牌乃是验证的信物,岂能抛来抛去?这样吧,兄台可自门后观我,在下背朝大门,双手持腰牌后剪,定不叫兄台为难!”

“好,再离门五步!”

“呵呵,兄台果然好计较,但不知你的三眼铳瞄向哪里呢?”

说着,左梦庚潇洒转身,走到五步开外,双手背后,一块腰牌在雪花中一闪一闪的亮着。尽管左梦庚语中有讥讽之意,但卫兵还是很佩服对方的听力,随即将信件交还给洪安伯。

“洪安伯,麻烦您去通知大人一声。”

说完,卫兵便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门外,慢慢拉开门闩,慢慢将木门拉开一道缝隙。

待验明正身后,卫兵微一躬身,

“有请将军!在下军职在身还望见谅!”

“无妨,无妨,我腰下还有一把转轮短铳,兄台请自取。…”

说话间,左梦庚无视卫兵手中,还瞄着他的三眼铳,半侧身,撩起斗篷,露出左腰位置上的短铳手柄。这时候,洪府内的卫兵也都起来了,大家警惕而保持礼貌的,隐隐围在左梦庚身边。

“左公子,我家老爷要亲自迎接你呢。”

随着洪安伯的声音,卫兵和左梦庚都看向北房,只见门帘一挑,披着一件粗布棉袍的洪承畴,走了出来,因为老洪还挺穷,所以依然是纸糊的窗户,一团昏黄的灯光,闪烁在洪承畴的身后。在雪夜中,给人一种安定温暖的感觉。就着灯光,洪承畴辨认清楚,连忙热情的一拱手。

“贤侄踏雪而来,洪某可是怠慢喽!”

“不敢!不敢!小子寻梅访胜,乃是求炭而来。惊扰之处,还请军门,多多海涵!”

洪承畴是个干大事儿的人,说来这世间就是这样,有的人天生就闲闲散散,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却偏偏什么都不缺。咱们的崇祯皇帝小朱,就是这么个情况,生就一副臭皮囊,却整一个不劳而获的命。说来确实气人,因为更多的人,忙来忙去一场空,为避免伤心就不多说了。单单说另外几种:

有种人有能力不假,但却很偏门,比如洪承畴吧,他确实是个人才,大才,但他的才华,却不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吕端。大业务没问题,小细节却绝对有问题。

那么既然上位者当中,既有好吃懒做的皇上,又有处理具体事务有障碍的洪大人,自然会有另外一批人,来补充他们的不足,这样的人选,又通称为辅弼之才,俗话讲叫‘打杂的小马弁’。曹文诏、孙传庭、贺逢圣、杨嗣昌等人,就是这类辅弼之才。

但洪承畴同杨嗣昌之间,还有一个不同。定下通盘战略后,洪承畴一般会放手让下面人去干,只要自己随时亲自坐镇,给底下人撑腰就是了。干成什么样,由洪承畴来核定,合格的人,上马金、下马银的赏赐不断。达不到要求的,立刻放弃不用,并永无出头之日。但请注意,这样的结果,只是仕途断了,却没有太大的损失。而杨嗣昌就不一样了,与之恰恰相反。扬嗣昌用人过于较真儿,容不得一点错误,哪怕99。9%都干了,差了个0。1,他也不放过,这种人按北京话讲,就是‘格色,矫情’。

洪承畴是苦出身,虽说是世代书香,可家道很是清贫,正是这样的苦出身,造成洪承畴对底下人多少还是很宽容的。杨嗣昌则自幼就是豪门官宦子弟,带着天生的骄傲。父亲杨鹤,一代名臣,地方督抚、朝中部堂、内阁鸿儒,杨嗣昌本人又有帝王师的名声,所以大杨待人,有时候失之严厉喽。

同样是督抚手下的将军,您瞧瞧洪承畴的手下,曹文诏被称作‘当世第一良将’,曹变蛟贵为河套镇总兵,现在又以‘国之精兵’的名头北征大漠,再有陈奇瑜现在已经是一省牧守了。对上有策,待下有恩,这正是洪承畴的优点。

再看看杨嗣昌手下,文武奇才,地灵人杰,也真是不老少。可不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只知道有个杨嗣昌,至于杨嗣昌手下有什么人?答案基本算空白。

籍籍无名也就算了,杨嗣昌还经常把人往死里搞。这其中,侯恂和左良玉这两个一文一武,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都知道左良玉同杨嗣昌有矛盾,那么他们两人的矛盾,是从何而来呢?

侯恂,江南名士,东林干才。曾历任昌平巡抚、河南布政、右佥都御史提督河南军务、兵部左侍郎。

杨嗣昌总督湖广、河南之后,侯恂本是他的助手,但杨嗣昌竟然寻了一个由头,把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