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广宁城正蓝旗都统府衙,密室!

“前日,我家王爷示下,袁崇焕在辽西蒙古、辽东军镇中,威名卓著,杀之百害而无一利,当幽闭之!”

说话之人是正蓝旗调防大臣昂阿赖。这个职务原本有两个人,但其中觉罗色勒几年前出援兴隆山的途中,被吴三桂给伏杀之后,皇太极一直没做人员的补充。现在就只剩下昂阿赖了一个人唱独角戏了。

昂阿赖话音刚落,对面之人,立刻抱拳回话:

“是,是,是,王爷考虑究竟比我们周详,属下遵命便是。”

“嗯!”昂阿赖对这番表态,还比较满意,他想了想,紧紧凝视着对面人的脸,一字一顿的说道:

“此事干系重大,但不知你们可有什么凭信之物吗?”

对面的人闻听此言,立刻自脚下的包裹中,拿出一个锦匣,双手捧着送了过来。

“此乃我家将军,崇祯七年,武举细柳郎的金牌,献与大清为信!”

昂阿赖闻听,精神一振,接过锦匣,凑近烛火,仔细观瞧。良久方才轻吁了一口气。对面人见昂阿赖神情放松下来,连忙用恰到好处的语调,恰到好处的解释起来:

“呵呵,好叫大人知晓,这细柳郎的金牌,平日里保存府上,轻易不会示人,即便盗贼入室,也断不会偷取此物。因此,绝无遗失之道理。以此物为凭,可谓完全!”

“哈哈,不错,此物算过关了,但我大清惯例,还是要仿朝鲜旧俗的。”

对面的人听他这么说,脸上略略变色,但随即开口:

“是,是,既然如此,属下愿留下为质,今日计较,可叫犬子回去转达。”

昂阿赖抬头望了望对面的人,轻轻笑了笑:

“子为父亡,天经地义。父为子亡,人之常情。令公子人才本事,都属一流,不如叫令公子留下与我盘恒、切磋几日如何?”

朝鲜铁山光复后,留在后金的人质全被后金斩杀了。现在如果让父亲当人质,为了避免儿子舍命来救,好留下自家的血脉,通常情况下,父亲很可能会先行自裁,以绝了儿子的念想。但儿子当人质的话,父亲则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护的。这便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古子女为父母牺牲的事例,远远没有父母为子女奉献一切来的多。

因此对面的人,听昂阿赖想让自己儿子留下,眼角抽动了一下,但却很快的,便语气轻松地回答道:

“如此可谓万全,犬子愚钝,还望大人多多关照。”

与此同时,锦州帅府!

吴三桂正默默的,转动着手中的圆珠,珠体同套在中指、无名指上的两个矬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凡是名将,都有自己的小动作或者小习惯。因为他们的精神压力非常人所能理解。普通人的一个决定,牵扯不过是两、三个人的命运。

而将领们的决定,则决定着全军上下,成千上万条生命,还有战局的走向和无数家庭的悲欢。所以,为了排解这种压力,林彪选择了吃黄豆,诸葛亮选择了扇扇子。

满桂因为蒙古族裔,天性豪爽,因此他的习惯是不断的擦拭和整理自己的战斗武器。

黄得功因为家境贫寒,出身步卒,加上胃不好,因此他的习惯动作是不停嘴的吃喝食物。

贺赞、吴三桂这样的贵族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自小便是少爷兵,刀枪战马,都有专门的仆人伺候,因此,贺赞的习惯是吹笛子,吴三桂的习惯则是雕刻串珠。

他应该算是一个大孝子吧,每年父母的生日这天,都会得到吴三桂亲手打磨的一串佛珠,每串108颗。串珠的材质每年不同,珊瑚的、珍珠的、玛瑙的、红蓝宝石、羊脂白玉。

现在他手中正在雕琢的,是翡翠料。

屋内只点了一盏油灯,被透过门帘,蹑进来的冷风,轻轻的摇动着,火苗一跳、一闪、一摇曳,帐中的光线便跟着忽明、忽暗、忽朦胧。

当然,吴三桂不需要再看那些案牍了,因为所有的地图、辎重、兵备都已经烂熟于胸。所以,吴三桂边转磨着手中的翡翠珠子,边闭目思量。

现在的吴三桂,有足够的理由郁闷,他郁闷的是自己竟然输给了东江的毛承禄。

因为东江与辽东的恩怨,造成两边都在比着劲。毛承禄与其年龄相若,据昨日明刊所称,擢拔毛承禄为东江总兵。这个职务,可以说仅次于毛文龙的职务。

这对于辽东军系来说,简直是不可容忍的。因为吴三桂,作为辽东军系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