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1/4页)

然后第三次,总结了所有经验教训的季银匠终于期期艾艾地说了些叫莫娘子颇为心动的话——什么“一辈子待你好”、“绝无二心”、“将来家里一切你做主”等等等等。这些酸话,两个当事人自是不会向外人透露的,至于那暗戳戳地教了季银匠这些话的宋老娘,就更不会对人透露了。

何况,这事儿闹到这种程度,莫娘子若是再不答应,她这辈子再别想嫁人也就罢了(反正她原就做好这样打算的),那一根筋般不肯放手的季银匠,却是要被带累得受人耻笑外,不定就再难结上一门好亲了。

莫娘子在乎的,只是对方对自己是否用了真心。季银匠这般的没脸没皮,虽惹恼了阿愁,却也默默感动了莫娘子。想着做人得负责,季银匠愿意为她负责,她自然也得替季银匠负责,于是乎,莫娘子在宋老娘的边鼓声里就这么点了头……

那季银匠是孤儿,莫娘子虽有娘家却是二嫁,二人的亲事都不需要通过什么长辈的许可,所以莫娘子这么一点头,这门亲就算是定下了。

所谓打铁趁热,又许是怕莫娘子会后悔赖账,在莫娘子点头后,季银匠就急急跟她商量着,趁着第二天正好是个吉日,他俩赶紧把这亲事给定了。

那宋老娘一听就侧了目,只说排在次日时间太过仓促了,劝着二人缓着些,等下一个吉日也不迟。

莫娘子却觉得,这事儿越拖越会引人注目,倒不如赶紧下了定,也好让已经在坊间跌宕起伏了近半个月的各种风声早些平息下去。

他二人商量定后,宋老娘也无计可施了,只好随这二人的主意。

只是,虽然季银匠和莫娘子家里都没有亲长,他二人却忘了,他们身处在一个人情世界里。那周家小楼的“楼长”孙老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后,立时就不依了,拉着宋老娘连夜跑到季银匠那里(亏得两家同住一坊),指责季银匠:“这是要薄待我们阿莫吗?”

且不说孙老如何教训的季银匠,以及季银匠有什么对策,只说莫娘子。

莫娘子觉得,不过是一个定亲礼罢了,且吉时排在巳时,所以第二天一早,她照旧还是去了邓家老奶奶和柳娘子那里出工。因这两家不仅是老主顾,还是照顾她多年的朋友,莫娘子便红着脸把自己的亲事给提了一下。在邓家老奶奶那里,她倒是没有透露今儿对方就来下定,到了柳娘子那里,她一个没绷住,就给透露了出来。

于是,莫娘子顿时就被柳娘子给骂了。

柳娘子一边急急收拾东西,一边派人去给金兰娘子送信,一边时不时抬手戳着莫娘子的额头道:“这等大事,你想瞒着我和金兰怎的?看金兰过来不骂死你!”

收拾完东西后,柳娘子便一阵风般地带着莫娘子上了她的车,拉着她就回到了周家小楼。

等二人来到九如巷,就只见那周家小楼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小楼上下早一片张灯结彩了,倒叫莫娘子一阵呆怔,不知道小楼里今儿又有谁家有喜事。

那二木头早在巷口张望了,看到莫娘子,这小子立时兴奋地大叫一声,回手就拉住莫娘子的衣袖,仿佛怕她会跑了一般,一边大声冲着小楼里叫道:“新娘子回来了。”

莫娘子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那小李婶儿头一个迎了出来,却是拍开儿子的手,自个儿就代替了二木头,上前一把抓住莫娘子的胳膊,抱怨道:“你可真是,这么个大喜的日子,你竟还去上工!”

抱怨完,才看到跟在莫娘子身后的柳娘子。

那柳娘子跟莫娘子是多年的好友了,邻居们也是认得的,于是,连柳娘子也加入到了谴责的队伍里。

等上了楼,柳娘子一抬头,就只见阿愁正抿着唇儿站在门口,于是好上前一步,便又是一指头戳上阿愁的脑袋,责备着她道:“你师傅今儿大喜,你怎么也不看着她些?”又道,“怎么都不知道给我和你金兰姨报个信儿?!”

阿愁原就爱睡懒觉,等她起床时,莫娘子早不在家了。何况莫娘子又没告诉过她今儿要订亲的事。阿愁不由委屈地扁了扁嘴,揉着脑门儿道:“我都不知道呢……”

柳娘子这才想起,阿愁是个晚辈,这些事自是不好叫她知道的。

被众人推进房里的莫娘子不由就抱歉地看了阿愁一眼。

那边王师娘早招呼着阿愁道:“快来替你师傅拾掇拾掇。”

柳娘子也赶紧叫过小丫鬟钱串儿,抖开手里的一个包袱道:“我想着阿莫这里应该没合适的衣裳,就给带了套过来。”

展开一看,却是一套大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