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2/4页)

卧了两个荷包蛋,盛了一大碗。

堂屋里头,潘士云正趴在八仙桌上教潘士告写作业,张学兰把面条碗搁在了潘士云面前,潘士云还没动筷子呢,潘士告就先伸脑袋瞅了一眼,一看面条上铺了两个荷包蛋,潘士告怪叫道,“娘,你太偏心了,给姐卧荷包蛋都不给我!”

潘士云笑着把碗朝潘士告面前推了推,道,“那给你吃,省得你再说娘偏心。”

潘士云话音刚落,潘士告脑门子上就挨了张学兰一巴掌,“好好写你的作业,添什么乱!”

其实潘士告也就是嘴上过过瘾而已,家里的伙食真不差,你若真让他吃了,他还不愿吃呢,小破孩就想刷刷存在感。

潘士云趴在八仙桌上吃饭,潘士告写作业,潘阳一手拨算盘,一手翻账本,噼里啪啦算着账,真是不服老不行啦,尤其是这几个月来,白天看东西还好,晚上再看账本就有些差了,此时的潘阳眼上还得挂个老花镜才能看得清账本上的字。

见潘阳瞅字瞅的费劲,潘士云把碗里的面条吃完后,干脆帮潘阳念账本上的数字,父女两个一个念一个算,没一会儿就把账给对完了。

张学兰在厨房刷碗,潘士云就坐在炉膛口帮张学兰添柴禾烧洗脸水。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年潘士尧五口都去秀英娘家过节了,少了他们几口子家里静悄悄的,潘士云看了一圈没瞧见潘士松,就问道,“士松呢?”

张学兰抬抬眼皮子道,“他还能去哪儿,估计是去姚家村了吧。”

闻言,潘士云嘿嘿笑了,问道,“阿哒有说什么时候给他们定下来吗?”

张学兰道,“房子盖好之后再定也不迟,反正你大爷大娘他们心里都有数了,也就差道手续了。”

娘两个又说了会闲话,眼瞅着明天就过节了,张学兰又想到了她老二,低声问潘士云道,“我听人说你二嫂领孩子去县城你二哥那儿了,你在县城碰见过他们吗?有没有去找过你二哥。”

潘士云心道哪还用我去找他们,人家王家美都找上她了,潘士云没跟张学兰提王家美找她的事,转而道,“我去找他们做什么,依我二哥那性子,他连你都不理了,还能搭理我?我才不自讨没趣,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呢。”

听潘士云这么说,张学兰忍不住叹了口气,嘀咕道,“唉,我看现在养儿子也不成了,大过节的,你大哥跟你大嫂去老丈母娘家,你二哥不归家,老三倒好,还没结婚呢,一天到晚跟苍蝇粘到屎似的,成天往姚家村跑。。。”

潘士云噗嗤一声乐了,哈哈笑道,“娘你怎么形容的,把士松比成苍蝇,小妹比成屎,要是给他两听见,还不得气死。”

提起这个张学兰就忍不住吃醋,也不知道老潘家男人怎么回事,都中邪了似的,一心往女人身上扑,好好的几个儿子,全白养了,没一个在乎老娘感受的。。。

☆、119。25号一更

翻过中秋节,秋季农忙结束后,潘老五家房后的那块地潘阳就不准备再种粮食了,大平房也是时候该着手盖起来了。

眼下这个时代,乡里还没哪户人家住得起平房的,户上户下的泥瓦匠也只会盖瓦房,潘阳若是真想盖平房,还得想法子从外头寻两个大工过来指导。

关于这个问题,潘阳已经想好了,小工就从乡里找,至于大工,就花两倍的价钱,从刘铁柱施工队里挖两个过来暂用一段时间。

对于潘阳要给老三盖大平房的事,张学兰其实颇有微词,当着潘士松的面,张学兰不吱声,晚上临着睡觉,就他们老两口了,张学兰忍不住对潘阳道,“兆科啊,给士松盖平房,会不会有点太招摇了?这大平房要是盖起来,别说是潘家村了,就是搁整个乡里,那都是头一拨啊,得多少人瞧着眼红。”

其实张学兰更想说的是,当初给老大盖的是两间石瓦房,老二盖的是半红砖瓦房,轮到老三了,二话不说就是三间大平房,让其他两兄弟心里头该怎么想呀!

都老夫老妻了,潘阳哪能摸不透张学兰心里头那点心思,她也不点破,就只装作听不懂,不管张学兰说什么,大平房都得盖起来,不错,潘士尧兄弟几个都是潘兆科的儿子,可只有老三才是她潘阳的亲爸呀,她爸跟她妈都要结婚了,那还不得什么都挑好的,自然怎么风光怎么整。

张学兰干说,潘阳就是不回个话,张学兰不由得急了,低声道,“潘兆科,别给我装傻充愣,你该懂我的意思,你这样明目张胆的偏心,小告还小就算了,老大老二那里一准有意见。”

潘阳翻了个身,背对张学兰,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