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4页)

反观我们,全军都受到失败的沉重打击,论兵力我们并没有损失太多,但在士气上我们的损失不可估量。”

战争中当一支部队被歼灭一定比例,或者士气过于低落,将会丧失战斗力。作为一军统帅,阿卡菲尔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在莫兰斯不在的那段日子里,乌法尔的部队遭受的正是这样的打击,总共三万多人的部队丧失了战斗力,其中阵亡者有不少,整支整支的部队完全溃散。

“想不到龙克伯爵的军队成为阿卡菲尔的首要目标,一个月中梵特拉军连续向我们克伊尼亚发动了四次大规模进攻,迫使我们放弃了一部分阵地,格兰兹叫我们务必挺过这一段艰苦岁月,只要新兵一补充上来,她就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反击了。唉,像她这样聪明的军师,缺少了足够兵力,也难以施展出自己的本领!”

莫兰斯点点头,这就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白了战争都需要群众与士兵来争取到胜利。

“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敌人对我们的进攻竟然是打掩护,让·雷根的精锐部队迅速地形成了对龙克军的包围阵势。通常进行包围,双方的数量对比都很悬殊,这一次让·雷根又显示出他卓越的能力,实际上他的部下与龙克大致相当,他却能以少量部队控制紧要地点,钳制住龙克能够突击的方向,再通过他主要的几个军团进行打击。那几天连格兰兹都不停地说,在这方面她完全被比下去了。

“我们眼睁睁看着龙克的部队被包围,士气低落的士兵一批批逃逸,不少人被敌人抓住,竟然都用梵特拉圣教特别的大十字架钉死了。这种举动进一步打击了我们的士气。那时候我们根本就没能力突破眼前的阻碍。龙克的部队被分割,被围歼,一切都几乎是在我们眼皮底下进行着……”

艾尔法并没有详细描述那几场战役的过程。其实无须描述,莫兰斯他们都能够想象战争的惨烈程度。

龙克在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里,终究还是完全体现出一名大将应有的风范。他进行了最后的抵抗,而这抵抗的强度要远远超过从前他所指挥的所有战斗。最后他死了,据说是很体面的自杀,当敌人的士兵冲进指挥所,所看到的是伯爵大人安详躺着的身躯;旁边的桌子上有一瓶烈性毒药。之后的几天,守备军所在的村庄均遭到大屠杀,死伤无数。

龙克一死,他的不少旧部都来投奔了克伊尼亚军。或许在大家看来,克伊尼亚军是大家最后的希望了!但是光靠乌法尔之一领,根本难以对抗士气如虹的梵特拉大军,这一点想也想得到。可是现在的局势却完全相反过来。可以那么断定,梵特拉军第一智将让·雷根勋爵的死亡,是整个战争的转折。换言之,是一个人的性命决定了整个圣湖大陆的命运!

艾尔法接下来要说的,正是这个牵动整场战争之人的命运。

商人说得有些口渴,喝了一些水之后,继续说:“知道么,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前线的士兵无不担忧敌人会突然出现于眼前。只要听到对方高昂的呼叫声,他们就会感到害怕。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我们终于熬过了两个月的漫长时间!很奇怪的是对方突然出现了内部混乱。

“因为害怕阿卡菲尔的功劳太大,也因为梵特拉教廷那边的小人太多,终于在阿卡菲尔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德雷斯勒伯爵,这个人明显是在和阿卡菲尔对着干,是教廷派他来专门牵制黄金公爵的。他名义上带来了为数不少的援军,但实际上他的部队对阿卡菲尔的提防程度远远超过对我们。格兰兹很快抓住了这个突破口,有一次我们实施强行突击,一举拿下了德雷斯勒伯爵的一个军团!本来让·雷根的部队可以分兵救援的,可是他没有去救,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分兵,我们就有机会打开封锁的缺口,以后他将要很费劲才能够重新扳回优势。因为这事,让·雷根甚至阿卡菲尔都和德雷斯勒大吵起来,双方的部下甚至武力相向。后来你猜这么着,德雷斯勒居然派人将让·雷根暗杀了!”

“什么?”

这简直就是在说天方夜谭。在场的所有人,但凡还没有知道让·雷根死因的,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不是在做梦。的确,让·雷根这个让克伊尼亚军闻之丧胆的人物,不是死在格兰兹的妙计下,而是死在德雷斯勒卑鄙无耻的手段之下!虽然是敌人,虽然未曾谋面,莫兰斯却对让·雷根充满着敬意。自己并不是什么优秀的将领,在身边的姐姐、华史、格兰兹等人的影响下,莫兰斯也学会了对敌对将领抱以应有的尊敬。只有全心全意去尊敬对手,才会尽一切力量去打倒对手。这常常是战争年代一条很流行的教条。

“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