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翻开第一页.龙飞凤舞.字迹很难辨认。

耳边贾诩说着话:“此书姑娘落入曹贼手中的时候诩就开始撰写了,含纳内务、韬略、战法和纵横之术,是诩毕生的心血……”停了一停,道:“从前徐州.凭诩一人应付绰绰有余……用不着。”

萧若微微一笑,他说话倒是不脸红。

抬眼,见他忽然将目光对准了过来.目光深深,似笑非笑:“现在的关中,有八百里秦川之称,乃秦和高祖一统天下之基,古来便有帝王之典之称,要撑起来.还要许多人才。此书……姑娘定然用得着。”

萧若将书让下面坐的谋士传阅,一时间帅帐里都是抽气之声.不过片刻之间,已经对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文士刮目相看……

待书传了回来,萧若手在上面停了一下.顿了顿,抬头:“文和刚才说……从我落入曹操手中的时候,你就开始写了。”

骤然对上她眼里含着深意的微笑.贾诩却收敛了笑意:“诩还是料对了.姑娘果然将关中拿了下来。”

萧若只是笑,不说话。

贾诩顿了一下.察觉到无形的威慑在沉默中蔓延……忽觉时隔一年,更加看不透眼前这个女子:“姑娘……诩有一问.不知当不当问。”

待遣走了帐中的人,只剩下二人相对,萧若开口:“你说。”

“姑娘和文良的孩儿,现在何处?”

未科到他忽然问出这样一句话.萧若心下微微一颤。

“诩自作聪明了随意一问。只觉得一年前.与文良割袍断义那一幕,有些像是做给曹公看的。”

萧若眼里的惊讶之色已经敛干净,面上带了淡淡的笑意:“文和觉得我是假装小产?”

“诩可未曾说过。”贾诩忙不迭撇干净……不再探究下去,只道:“当初那样的状况,皇子和自己的骨肉,选一个而保,文良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一面说,一面仔细观察着她的神色。

迟疑了又迟疑,终究还是不忍,决定为徐州那个重伤在身卧病在床的人多说一句话。

“若是别的女子也就罢了可是姑娘,诩相信以你的心智……文良做错了什么选择,你都不至于让情况落到那般坏,都会替他善后……”

贾诩说着,忽觉得这样的话对萧若来说也有些残忍,便止住,长叹了一口气。

“若……若当真如此……还请早日将真相说与他听,莫要再……令他……若单单只是那一个选择的惩罚.到如今的折磨,他已受得够多了。”

等他一席话说完,帅帐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萧若低头,手指在那本书上慢慢勾画着,沉思了很久,久到贾诩以为她就要将一切的秘密娓娓道来的时候,忽然笑了出来:“封你为军师,俸禄五百石。怎样?”

贾诩:“……”

贾诩:“好是好……”

“还不够封你的口?”

“……”

洽谈的结果是贾诩老老实实地被五百石的俸禄封口了。

由于有那一本书给诸人传阅,对于他后来居上却忽然位至军师这一状况,军中谋士、庶务文官,都没有一个有反对的意见。

整顿兵马,当日前锋就出发。

由于是和曹操联手,打袁绍阵营里最弱的刘备,原本萧若并不打算亲自去,只是曹操书信来,说二月沛国,袁绍好像有大动作,约她亲自前往,以能坐镇大军.应付惊变。

曹操本人,更是率领前锋,早一日出发了。

说来也奇怪,明明是最该爱惜性命的诸侯,曹操本人却好像从来都不回避前线.史书中更是留下“吾不自往,谁敢向前”这样的话。

身先士卒,这也是他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一大原因之一——没有他亲袭乌巢,不至于这么顺利地烧掉袁绍的粮草,奠定胜局。

官渡之战……想到此处.萧若心里隐隐觉得有些蹊跷,掠过细微的不安。

原本应该还有许多年,然而现在的情况,除了她和徐荣的出现,其余的和官渡之前出奇地相似……强敌袁绍在前,曹操要先灭刘备。

“孤先夺细阳,卿宜经下蔡,夺灵璧.与孤合围小沛。”

从曹操的信,仔细看了作战图——

他的意思是,先夺下徐州的细阳和灵璧.这两个地方,刚好都比小沛地势要高.到时候可以顺着川流,一路势如破竹而下,恰如两把尖刀,恰如其分地抚断小沛的命脉。

最后一句:“卿守右翼,拒援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