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瞬间,脚上和手臂上的伤口都隐隐作痛……他绝不可能错过这么好的时机,打马避过乱军,摸到了鞍前的弓箭。

萧若看到徐荣杀气腾腾,正向这边来,面色苍白,手中拽紧弓箭,往后疾退两步,忽然看到了什么,轻呼一声“小心”,忽然再次架起箭,拉满弓,朝着徐荣射去!

这支箭跃过徐荣的肩头,往后飞去,将逼到他背后的一支冷箭活生生打偏了准头,从他手臂边擦过,带出一条血痕。

他的身后,孙策阴沉着脸,冷冷盯了萧若一眼,弃了弓箭,提起单刀应付缠上来的西凉骑兵。

徐荣争战沙场多年,绝不至于察觉不到刚才有人在背后放冷箭暗算他,只是一时急怒攻心,待发觉时已经躲闪不及——怎料,出手救他的又是萧若。

一箭射杀他的副将,一箭又救他一命。

徐荣手中的剑挥到一半止住了去势,硬生生收了回来,铁青着脸怒视萧若,涩声问:“你到底想如何?!”

看到他还能发怒,萧若反而松了口气,盯着徐荣,再次拉开了弓,将箭囊中的最后一支箭搭了上去,冷冷道:“你再往前,这支箭就是射你的。”

其实刚才那一箭十分不明智,现在徐荣就要撤退,她该讨好的是孙策而不是徐荣,只是不知为什么,想也没想就射出去了……

现在仔细想想,徐荣不可能这样就原谅她,孙策还可能打完仗和她翻旧账……实在是费力不讨好之举,萧若懊悔之余,也只得打起精神来应付近在眼前的这尊杀神;手指勾着弓弦,眼眸微微眯起,淡淡道:“我孤身一人,无敌无友,谁威胁我的性命就是我的敌人,你也不例外。”

说出这句话,萧若也是豁出去了。

都到这么危机的关头,横竖已经被识破,她懒得再装纯良……装了也没人信。

……

听到这句话,正在与骑兵鏖战的孙策不禁转头看了萧若一眼。

徐荣盯着她,面无表情,目光明灭不定,握紧手中的长剑,扯起缰绳拉转马头,冷冷扔下一句:“莫要让我再看见你。”

说完,再次冲入乱军,吩咐胡轸鸣金收兵。

萧若松了一口气,缓缓放下弓箭,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目光微微一黯,低下头。

……

西凉大军开始从新安城撤兵,原本是腹背受敌的境地,然而徐荣带领着大队骑兵,一骑当先,迅速后援,发挥骑兵的高度机动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到朱儁援军之处,完全没有用计谋,将满腔怒气都发泄到孙坚的大军头上,一场硬仗下来,解了粮草之围,率兵撤退。

朱儁成功接应了孙策,将他救出之后,提到此战也是心有余悸,他带领三万人来,按说于孙策前后接应,围困徐荣足够了,却硬生生被他撕开一条口子,不但逃了出去,还将运粮的部队也护了周全。

想到虎狼在侧,随时都有可能再攻过来,大军不敢多停留,当晚便放弃新安,开始东撤。

……

出乎萧若意料的是孙策并没有找她算账,虽然还是叫人将她看守起来,本人却一直没出现,出发的时候,小红马也送到了她的手里。

此时董卓见孙坚从洛阳撤退,便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向洛阳进攻。

朱儁和孙策先向东以就军食,然后向西反攻,打败了杨懿,重新占领洛阳。

萧若原本心里有些不安,几日下来见孙策还是没有动静,没有处置她的消息,似乎也没有要放她走的意思,萧若正想提醒提醒他许下的诺言,孙策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就在打下洛阳的当晚,大军刚安顿下来,萧若正百无聊赖地逗小红马玩,忽然发现背后有一道目光投来,下意识回过头去,只见孙策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目光与她相对,顿了一下,淡淡道:“我明日带三千人南下援助我父亲。”

萧若应了一声,拍拍小红马的脖子立起身来:“公子不要忘了答应过我的话就好。”

明明说好破了新安城就放她走,他拿她当引诱徐荣上钩的诱饵还不说,还一直将她变相拘禁到现在。

一点也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个磊落坦荡的孙郎。

孙策沉默了半晌,目光移开,轻描淡写地道:“你既然不是徐荣的妻室,不如跟着大军。”

萧若冷冷觑他一眼:“你想反悔不成?”

“你出去能上哪儿?”孙策反问道。

萧若沉默不言。

几次死里逃生已经让她发觉一个致命的问题,自己似乎走到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