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4页)

他身上就像一拳打进棉花里,不声不响,根本伤不到他。本以为能借着这次出巡,让他跟宿王擦起火掐架干起来,可他倒好,去了一点儿不多管闲事,甚至差事当的也很是敷衍,一天换一个地儿,绝不多逗留,随行的禁军有劲儿没处使,甚至这一个多月连刀都没拔过。

宿王的反应也叫人摸不清,按说遂宁那次就该有所动作了,可他愣是给憋回去了,两边儿不瘟不火,皇帝虽然起疑这两个之间是不是有些什么,可抓不住证据,凭空臆断又恐有偏颇,现在又传出两位藩王的事,这一桩接一件的,实在叫他头疼。

“朕每回问你你都推说不知道,拿不出主意来,你可别一径推诿,在这儿糊弄朕啊!”皇帝不耐烦了,“你这趟蒙城之行就没有发现宿王那儿有什么不妥?”

冯夜白拱手道,“不知皇上具指哪方面不妥?您只让臣探访受灾情况,臣谨遵圣旨不敢违抗,并未往蒙城去,一路看到的也只是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之苦,至于宿王那儿究竟有何不妥……恕臣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

好个聪明人,这时候跟他装糊涂扯一板一眼,皇帝恨的咬牙切齿,转头又问裕德将军,“可探清两位藩王那儿私下囤了多少兵马?”

裕德将军答的支支吾吾,模棱两可,派去的探子没一个活着回来的,具体囤了多少兵,也只能靠推测,沭阳富饶,除了每年向朝廷缴贡,自己还能余下不少,照此推断,积攒上几年,招募个十来万兵马还是足够的,汾阳虽比不上沭阳,可也差不到哪儿去,一家儿囤个十来万,再算上宿王的那些人,满打满算总有个二三十万吧!

………………………………

第四百二十三章你以为你还有活路吗

兵家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敌人的底细都摸不清就贸贸然出兵,胜算少说得削弱一半儿,可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藩王壮大,若宿王真与两位藩王联手,京师恐怕难保。

皇帝也终于尝出了危机感,负手站起来,在宝座前走来走去,末了震袖喝道,“再派人去探,这次务必要探出个底细来,另着军机处几位将军来见朕,京师重地,岂容他们一帮乱臣贼子作乱?冯夜白留下,散朝吧。”

众人惶惶却行退出太和殿,冯夜白拢起两条眉,见皇帝从宝座上下来了,微一躬身,“皇上还有何事吩咐?”

皇帝也不跟他打哑谜了,踱来踱去道,“朕知道你聪明,从前学《国事》的时候你就最会举一反三,朕叫你去探访民情,你会不知道朕的用意?朕知道,你心高气傲对朕怀恨在心不愿帮朕,可事关国体,兹事体大,私人恩怨暂且可以放一放,朕也不妨告诉你,先帝留下的那道圣旨,的确是道册封新君的圣旨,不过里头划了两个人名儿,一个是宿王,另一个就是你,你觉得这件事宿王会不知道?你好好儿想想,现如今不止是朕,你也是他的头号敌人,他要造反要登基称帝,圣旨于他就是最大的阻碍,但凡有这个苗头,不管是不是,都得及早掐了,到时京师沦陷,你以为你还有活路吗?”

暗里算计他不成,现在又改怀柔想要拉拢他,一面说他聪明,一面又拿他当傻子,他自己跟宿王对阵,想拿自己当枪使,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皇上说的是,可那道圣旨臣虽然没有看过,却也知道,臣并非皇家血脉,自古册立君王,也没有册封外姓的道理,皇上多虑了。”

真当他那么好骗吗?他随随便便的一两句话他就能上钩?这皇帝到现在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知道自己招人恨,还找个仇人帮他,就不怕自己死得更快?

皇帝板起了脸,“先帝在位时,太后可谓是宠冠六宫,没人比她更受皇帝宠爱,而你,打小就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人说爱屋及乌,他可是拿你当自己亲儿子对待的,江山社稷是大邺的传承,只要保得住江山,他下去了,列祖列宗也不会怪他撒手的早,只要有治世之才,皇帝由谁做并不重要。”

冯夜白静静听他说,不置一词,皇帝恨透了他这幅闷嘴葫芦的样子,雷打不动,甭管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一点儿不上心,或者也不是不上心,而是不屑。

他名义上是为人臣子,可姿态却放的一点儿都不低,傲骨压不下去,纵使对你恭敬也叫人一点儿都不受用。

“朕看那个裕德就是个莽夫,让他去探探人家的底他都探不到,朕看不如就由你去吧,这次可别在敷衍朕了,行军打仗出不得半点儿差错,动辄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可得给朕瞧仔细了,若是出了岔子,朕可是要治罪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