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2/4页)

刺里杀出来的学生军打乱了阵脚,居然连筹谋了近半年的会战计划都临时改变!

他不看好派遣军的新计划。因为学生军加上晋绥军第军和后来的“忠义救国军”,共约十二万人。这是一支庞大地力量!虽然华中派遣军拥有近四十万兵力,可是只要徐州还在对方手里,想要彻底歼灭学生军就不现实。

冈村中将仔细计算过学生军从徐州到合肥的行军路线,发现学生军的行军速度和连续作战能力强得惊人,就算皇军中最能吃苦地部队也未必比得上!

跟这样一支能战能跑的军队作战,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对方打不赢就跑,己方却追之不上,这样被对方牵着鼻子纠缠不休,没完没了。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失败!这是在对方的地盘上,对方占据着主场的优势。这一点,无法改变!

可是他没有跟俊司令官叙说这些,因为他认为说了也没有用。更何况,现在他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应对当前局势。

与其卖弄不如藏拙!他身为败军之将,现在最需要的是戴罪立功,而不是唾沫横飞地指手划脚!冈村中将虽然身为一名军人,却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政治敏感度。这才是他从众多将军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徐州之战对华中战局影响重大,那么学生军拿下合肥之后。整个战局则是彻底逆转了!

徐州陷落虽然使华中日军地侧翼暴露在学生军面前。但是如果能够在合肥成功阻截住学生军南下,武汉会战仍旧可以按照日军的作战进行;现在合肥失守。日军原有的进攻方略已经难以为续,所以,俊司令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调派部队,首先对付威胁最大的学生军!

当前的战场形势,俊司令官看得清楚,张野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

“学生军是为支援武汉,打击鬼子而南下!打击鬼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张野在合肥城内的前敌指挥官会议上慷慨陈词,

“鬼子原来地计划,是沿长江两岸向西突进。南岸咱们暂时还鞭长莫及,那就留给国军对付;现在北岸已经被咱们搅成了一团糟,鬼子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首先集中主力,寻求与我军决战!目前鬼子在北岸的主力,大都集中在南京芜湖一带,不出意料的话,他们将自南京、芜湖向合肥包抄,同时,已经派往武昌的第集团军前锋第师团和波田支队也将迅速返回,形成对合肥两面夹击的态势。相比南京芜湖方向,第师团和波田支队不到三万人,由于后路被我军切断,给养不继,回军打通后方通路的愿望必然更加强烈!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认为,咱们应当集中力量,将这支鬼子歼灭,打破鬼子夹攻合肥的美梦。然后再依托徐州,与东面的鬼子主力慢慢周旋,从中寻找战机。”

张野地意见,大家当然没有异议。部队大老远从晋省赶来,就是为了打鬼子。如今连战连胜,官兵士气高昂,眼看又有大仗可打,大家更是摩拳擦掌,兴奋异常。

会后,何方便率领独立师,配属军部直属地坦克部队,大张旗鼓地向芜湖进发。

随后部队前锋便与急急北上的第师团迎面撞上!何方将二十辆苏制BT坦克一字摆开,猛打猛冲。日军不能有效克制学生军地坦克部队,亦极不适应学生军迅猛凶悍的集团冲锋,很快便支持不住,被迫向芜湖退却。何方率部紧追不舍。

冈村中将闻报惊骇异常:驻芜湖的第集团军总部只有两个主力师团,兵力远不及学生

据第师团回报,学生军竟然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火力凶猛;而第集团军刚刚组建,各部队之间配合并不默契,并且第师团也是刚编成的师团,战斗力肯定不能跟主力师团比。学生军来势汹汹,一旦围住芜湖,第集团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冈村中将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将军,他发现形势不妙,急忙向派遣军司令部报告。同时下令集合部队,准备退出芜湖,向南京主力靠拢。至于皇军宁可玉碎也绝不后退一步的面子,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俊大将正在积极调兵遣将,要给这支讨厌的学生军以迎头痛击。不料前锋刚刚出发,就接到冈村中将电报,这才知道根本不用急着出兵,人家自己送上门来了!

听说学生军拥有数十辆坦克,俊大将也颇为吃惊。

由于资源短缺,日军的装甲部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现在整个华中派遣军装备的坦克也才只有几十辆!并且装甲单薄,火力弱小,故障率高,维护不易。这些坦克分散在各个师团中,也只是作为流动堡垒使用,根本不能用于冲锋陷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