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齐南却是有点累了。难怪有时候听工友们聊天说起,千万不要陪女人去逛街,那是比工作还累的事。齐南听后不以为然,会有那么恐怖吗?,现在才知道所言非虚。细心的秀秀发现齐南的疲态,乖巧地说回家算了。

回家要经过住处前的那所学校,听房东说是所高中,大约有四五千人,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在整个长沙市也是比较有名。走过学校那巍峨的大门的时候,秀秀还满是期盼地望里张望。她从来没上过学,从来不知道学校里面是什么样子,好奇也就在所难免了。按年龄她也正是读高中的时候,看着秀秀这么好奇。齐南心里感叹;秀秀才十七岁,她的同龄人还在学校无忧无虑地读着书,她却要和自己为了逃难而四处奔波了。想到这里,拉起秀秀的手往回走去,径直朝学校里面走去,

秀秀兴奋的这里看看,哪里瞧瞧,这就是学校啊!!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文化的气息。秀秀此时的心里暗道,对其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她却把它在心里提高到一个神圣的仿佛一个基督教徒到麦加朝拜的高度。

走在宁静的林中小径上,齐南心一片平静,看着片片飘零的黄叶,落叶归根反哺大地,齐南有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超然感受,平静的笑意爬上他的嘴角,温馨,带着点初冬少有的暖意。

学校绿化做的很不错,到处都可见高大的树木,绿色的草坪,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穿错在其间。可能正是上课的时候,路上学生稀少。

一阵阵加油声从不远处的一块满是斑驳的绿色草地上传过来,齐南定睛一看,心头大震。

蹴鞠!!!!他们竟然是在蹴鞠!!!

但是仔细一看,却又不像。宋代的蹴鞠沿用唐朝的形式,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有球门的形式是球场中间竖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竿上结网,网上有一个进球洞,称作“风流眼”,比赛时队员分立球门两侧,用各种有难度的姿势将球踢进洞里。“白打”以表现个人技巧为主,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齐南就是临安最着名的“白打”高手,当日齐南带领“齐云社”问鼎比赛冠军然后在孝宗面前以一套精彩绝伦的“白打”博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满堂喝彩,才获得皇帝御赐手书“蹴鞠天下第一人”的。

可眼前的蹴鞠比赛和宋代的蹴鞠形式完全不同,双方各出了十一个人,两边都有球门,不是竖在空中,而是放置在地上,还有专门的守门员。齐南想起来,这倒是和汉代的蹴鞠形式有点象,不过那时候有六个球门,是以有六个守门员。齐南对蹴鞠历史深有研究,对这些知识自是了解。

只见场上双方你来我往,踢得不亦悦乎,旁边的看台上聚集着将近上百人在观看,加油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齐南拉着秀秀赶紧跑过去。悄悄站在看台的最后面,认真观察起来。

在齐南眼里,场上的队员蹴鞠技巧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说粗糙都有点夸奖他们了。身体的接触非常多,因此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那球门也太大了点,想自己在临安蹴鞠的时候,那么小的球网那么高的球门都可以做到十发八九中。这么大的球门是不是太容易进球了,但是自己看了老半天都没看到场上队员谁进球,不是射偏了就是被守门员扑住了。他们射门的技巧和力量也太差了吧!

心头满是疑惑,不由拍拍前面一个正在卖力鼓掌,跺着小脚大喊加油的小女生问道:“嗨,小妹妹,他们这是在蹴鞠吗?”

小女生正看得起劲,突然被人拍了下肩膀,正欲大发雌威,回头一看却是一超级大帅哥询问自己,满腔怒火顿时化成满腔柔情,转眼看到气质干净的犹如天山上的雪莲花般的秀秀,满腔柔情又化作满盆冷水当头淋下。大喜大悲之下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齐南看着小女生脸上的表情翻书似的变化无常,还以为自己吓到了她,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好半天,小女生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答道:“蹴鞠是什么?这是在足球比赛呢,我们高一三班和高一五班的比赛,”

足球!!!!对啊,以前在山江苗寨赶集时碰到的那个赵老先生好像和自己说过,蹴鞠好像现在已经改名叫足球了,确实更贴近事物本身了,用脚来踢的球不叫足球叫什么!!!想到这里,齐南心里不禁释然。

第一卷

第十四章 … 华丽的蹴鞠表演

齐南正沉思间,一阵欢呼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