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公共游泳池内游泳。

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强调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时装以及和男青年一起跳“健康的集体舞”不能被视为“精神污染”而加以禁止。

1983年,内地第一次播放了香港电视连续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做《霍元甲》,剧中演员黄元申和梁小龙剪的那种前面有刘海、后面长及脖子的发型,开始流行于年轻人中,该片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成了当时内地最流行的歌曲之一,第一句“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给人很强的气势。这可能是后来粤语歌曲流行的开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刘晓庆自传《我的路》起风波

1983年7月,上海《青年报》刊登读者来信,述说自己在为人处世上的失意和迷茫,写下一条上联“左为难右为难左右为难难左右”征答下联。一个月时间,应征下联达1500句。

1983年,刘晓庆出了一本自传——《我的路》。

刘晓庆成为明星出自传的第一人。

在这本不到3万字的自传中,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在电影圈的奋斗历程,经典段落“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难乎其难”成为刘晓庆的标志性语言,直到20多年后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还被演员拿来戏说。

因其自传中所崇尚的个人奋斗意识太过超前,在当时引起极大的争议,几乎演变成一场社会大讨论。这本书被一些人指责为宣扬资本主义人生观,宣扬“个人奋斗”。

的确,在一个标榜人人做“螺丝钉”的时代,讲述自己的个人价值、个人目标,甚至表达个人名利欲望,涉世不深的刘晓庆无疑捅了个大马蜂窝。

有关部门甚至组织批判文章,对刘晓庆及其自传进行批判。然而,大部分群众还是站在了刘晓庆的一边,批判持续了一段时间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我的路》引发的风波并没有使刘晓庆了解世故,步入圆滑,相反,却激起了她的斗志,不久她又公然宣布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这一宣言尽管符合当时的现实,但她毫不谦虚谨慎的作派,更是引来一片批驳之声。

一本日本杂志在20年后这样评价:“她的自传体小说《我的路》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一代青年。”

张克莎变性圆了女儿梦

1月,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著名外科专家王大玫教授主刀,张克莎成为中国首例变性人。

张克莎,1962年出生于大连一个部队高干家庭,成长于长沙。20多年前,张克莎曾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当兵,当时还是男儿身的“他”就公然留披肩长发,因外表女性打扮而被退伍办拒绝接收,后只身南下东莞石龙,混在女人堆里打工。

手术后,张克莎回到长沙,在友谊商店做售货员,可是却被当作怪物一样观看,后来她远嫁一个比她大30多岁的香港商人,想彻底割断过去,以女性身份隐居生活。在香港她做过很多工作,但是并没有逃出过去的阴影,被人拿她的变性史来敲诈勒索,她被迫远走台湾。 2002年2月,先生去世后,她回到长沙,并且以惊人的勇气选择出书,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所有人。

2003年6月24日《南方都市报》特派记者姜英爽采访了张克莎——

记:关于做不做这个手术的问题上,你从来没有挣扎过?

张:没有。从来没有。可能别人会说我是越陷越深,可是我自己却是越来越清楚,我要走到我想走到的地方。

记:你没有怕万一不成功,比如甚至变成不男不女?

张:不管成不成功,我已经是一个女人了。一刀下去,我已经回不去了。我至少可以公开地得到长头发,女人的衣服。

记:你是什么时候跟你父母谈到你要变成女孩子的?

张:他们从来就知道。后来我到了部队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开始公然留长发,谁的话也不听。我病倒了,部队把我的父母请到了医院,部队想让我变成真正的男人,让我注射男性荷尔蒙,我父母亲也在劝我,说我变好了可以让我去读书。可是我说,我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他们也去咨询了很多心理医生,医生说,如果他们要的一定是儿子,我只能有两个下场,一个是疯掉,一个是自杀。我的父母只能接受了我。

记:你谈过多次恋爱,可是都是因为你曾是个男孩的事实或者不能生育而失去了,你觉得自己有可能真的获得完美的爱情和婚姻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