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2/4页)

王华又是唏嘘:“哎,行将就木之人,见了什么都不免有所感触,你自拜入老夫的门下,其实老夫也没有教你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你是才子嘛……”说到才子的时候,王华不由哂然,只是才子这样简单吗?分明就是考霸和妖孽啊,以往人们总是用文曲星来形容天资过人的人,可是眼前这个少年,单凭一个八股三百篇,就足以称之为‘文曲星他爹’了。

“此去京师,今日之你与明日之你就大不相同了,殿试之后,无论排名几何,朝廷都会授你官职,这就如从清流之中跃入了泥潭,哎……我晓得你觉得为师的话‘刻薄’了些,你们少年人总有诸多的抱负,有抱负是好事,为师只望你能信守现在的抱负,无论今日之你的抱负有多可笑,可是明日之你回想今日你所思所念之事,若能无愧于心,老夫也就满足了。老夫不求你成两袖清风的君子,也不求你是造福万民的好官,老夫只愿你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叶春秋深深记住这番话,躬身行礼:“学生受教。”

王华又是唏嘘不已:“这话,从前老夫教给了伯安,现在也同样教给你,你那位远在贵州的师兄……”

说起王守仁,王华摇摇头:“他在贵州是清苦一些,而且他也是糊涂虫,不知明哲保身,可是……老夫有这个儿子,也是无怨,因为老夫不求他是圣贤,可是他至少做到了这一点;你是老夫第二个学生……老夫愿你如你的师兄一样。哈……你看,我晓得你有时候躲我,只怕是不愿听我絮絮叨叨吧,嗯,伯安也是如此,你们啊……太年轻,总愿意撞个头破血流,撞个头破血流也好啊,这世上的人,老夫最鄙夷的就是害怕头破血流的人,人生在世,有几分胆气,有几分坚持,这才是人,否则与猪狗何异?”

他絮絮叨叨说了一通,最后见叶春秋一脸不舍的样子,便又叹息:“没什么不舍的,天下的事大抵是分分合合而已,噢,你去拜别你师母吧。”

叶春秋想了想,拜倒在地,朝王华行了大礼,道:“学生蒙受恩师言传身教,受益良多,如今远行在即,不能侍奉恩师……”

王华摇摇手道:“去吧,去吧,这些话对你师母说。”

说是去拜谒师母,其实是网开一面,给自己机会和未婚妻说点临别话。

想到王华这时也有开明的一面,叶春秋心存感激,忙是去了后宅,先是通报,过不多时便在花厅里谒了王夫人,王静初也早在这儿了,王夫人见了他,便笑道:“好了,不要多礼,你即将远行,我给你备了些礼物,来人……算了,还是我亲自去拿吧,你在此稍坐,我去去就来。”

说罢起身,花厅里只留了叶春秋和王静初。

王静初终于抬起头看着叶春秋,叶春秋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二人就这么安静地看着对方,时间就像是静止了一般。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不舍(第三更)

想到就要离开南京,叶春秋其实是有很多话儿想跟王静初说的,可是当看着眼前的这张眼露笑意的俏脸的时候,心头微微有种说出明白的触动,似乎不愿打破这份安静。

过了半响,叶春秋才终于道:“噢,静初小姐近来在家里做什么?”

王静初刚才就看他一副傻乎乎的样子看着她,可是心里却觉得甚事有趣,原以为这呆瓜会一直不开口说话的。

王静初笑了,脸上浮现出了带着几分矜持的红晕,道:“只是读读书,做做女红。”

叶春秋哑然失笑,这个话题似乎没什么营养,便又道:“明日我就要启程,等到了京师,给你寄些东西来。”

王静初的俏脸上的红晕微微褪去,抬眸看着叶春秋,露出贝齿笑道:“呀,寄什么?”

叶春秋想了想道:“想必寻常的东西,你也不稀罕,就送一些字画吧,嗯,我亲手作的。”

王静初觉得好笑,却忙是点头:“嗯嗯,我瞧你的字又有长进了,不过这行书作画只能自娱,你去了京师,最紧要的是照顾好自己,京师比南京冷哩,我曾在那儿住过几年,需多备些袄子才好,还有……去了那儿做官,若是能忝居翰林,清早就要去院里点卯,还要入宫轮值待诏,得多添些衣衫,吃饱了才去,正午的时候,宫里可不管饭,只许你吃一些茶点,你胃口大,怕是吃不消。”

叶春秋心里想,能入翰林,那就说明殿试能名列前茅,想来……也要靠运气,不过他打起精神:“我记住了,你在南京也要注意些身子才好,莫要中暑了,嗯,过些日子我送些避暑的药来,呃……”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