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 (第2/4页)

侄子,所以一听叶春秋让他去退礼,反而喜滋滋地应承。

叶春秋又皱眉:“若是他请我去赴宴,就说我有事,实在熬不过,二叔就去会一会他们,还有,宁波那儿,也让人打探一下,这做大买卖的人,在南直隶、江浙和福建,到底有多少,心里有个底才好,尤其是这个卢家,他既然登门了,肯定在这其中是关键人物。”

叶松又连忙应了,正待要走。

叶春秋却突然道:“二叔,且等一等。”

叶松便驻足,忙道:“不知还有什么吩咐?”

叶春秋语气温和下来,道:“要办事,没有银子是不成的,去账上支一千两银子吧,我会和东叔打个招呼。”

叶松有那么一刻僵了一下,显得叶春秋的话,让他有些意外,但是很快,他重重地点头,接着才匆匆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卢文杰,令叶春秋生出了一点警惕,他突然明白为何此时英国公张懋跟他会面的时候,会突然来一句只怕没有这样简单了。

说穿了,走私商们追求的是海禁,只有全面的禁止,他们才能谋取暴利,而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开海,镇国府得到贸易特许权,可就等同于让海禁开了一道口子,而以镇国府的实力,往后这海上的营生,还有他们的份吗?估计这些人听到了这事,也急了,偏偏他们做的又是杀头的买卖,又不能将这种事摆到台面上。

想必这个时候,有许多人心里愁得已经开始食之无味,夜不能寐了。

叶春秋沉思片刻,便往自己所住的院子而去,刚到厢房门前,门正好打开着的,只见王静初坐在厢房中间的圆桌跟前看着书,身边只有秋月在一边站着侍候。

叶春秋静静地走进厢房里,本不想打扰王静初专心看书,倒是王静初有所察觉,回头看他回来了,连忙站了起来,嫣然一笑道:“夫君今儿回来得倒是早呢!”

叶春秋亦是露出几分温和的笑意,道:“今天的事忙完了,就早些回来了,噢,有一件事想问问你,你们王家,有做什么大买卖吗?”

王静初也是浙江人,一听大买卖,也略知一些,便道:“这可不敢,要杀头的呢,家父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是帝师,一向本份,否则怎会大起大落?不过……”

叶春秋道:“不过什么?”

王静初凝眉道:“倒是有几个世交,以前在娘家里略听闻他们……”

世交?

叶春秋颌首,他心里想,王华是正人君子,所以不肯去做,可是官面上的人物,大多都是有一些连接的,想必连岳父大人也略知一些事,可没有割袍断义,就说明岳父也不好声张,说穿了,江浙一带,大买卖能如此猖獗,还是这中庸思想害人,即便是正人君子,见了不法的事,能做的也是洁身自好,别人的事情,只当是自己不知道,所以那些背地里谋取暴利的人,才会如此有惊无恐。

见叶春秋的脸色不甚好看,王静初猜是跟公务有关,作为一个内宅女眷,她也不好过多的问,可是见他神色闪过几分烦躁,便笑道:“说起来,有一件有趣的事,我倒是听着觉得可笑,来,夫君,你且坐下,我和你说。”

叶春秋才意识到自己失态,没想到刚才自己把自己烦心的一面给妻子看到了。

叶春秋看着王静初,又怎么不知道妻子的玲珑之处呢,便将那些烦心事先摆一边,温文尔雅地一笑道:“愿闻其详。”

王静初便娇俏地道:“你道这打击走私商贾最得力的是谁?”

叶春秋知道肯定和自己的答案不一样的,失笑道:“贤妻还要卖关子吗?”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章:融会贯通(第六更)

王静初吐吐舌头,才道:“哪里敢,只是想考校夫君罢了。”

叶春秋见王静初问得认真,便沉吟道:“理应是浙江和南直隶的备倭诸卫吧。”

王静初顿时露出惊诧之色,忍不住道:“夫君怎么知道?”

叶春秋不由一笑,道:“你故意这样问,肯定是故布疑阵,因为你料定了我是不会想到是备倭卫的,毕竟这既然有人做大买卖,按理肯定买通了备倭诸卫,不过嘛……”

叶春秋边说,边扶着王静初的身子又坐了回去,口里继续道:“细细思来,理应还是备倭诸卫,正因为他们被买通,或者说,他们早就沆瀣一气,所以呢,才会加大走私的力度,越是打击走私,使寻常人不敢出海,他们的走私船才能产生更大的暴利,这只是某些人的老套路了,不算什么。”

王静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