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 (第2/4页)

这些就绪之后,就是等工部那儿调拨匠人和钱粮了,那块地,天子已经和寿宁侯商量好了,如今这块足有近七千亩的荒地完全由镇国府所有,在这里,孙琦也已经开始雇人搭建了许多的工棚,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可以同过通惠河运输。

眼前的一切,对于孙琦来说,就像是做梦一样,世袭千户,对于他这种无权无势的小民来说,还是极有吸引力的,这使他开始干劲十足来,他心知自己的未来都在这镇国府上,所以更加不敢怠慢。

叶春秋拿着图纸,带着一干匠选址,丈量地基,做着各种先期的工作,而在另一边,一群匠人已经开始按着图纸制造钟塔的大钟了。

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复杂而浩瀚的工程,即便是照着图纸一干人照本宣科,也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指针的材料要求轻薄,所以必须得选择较为轻薄的合金,弹簧在后世可能常见,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破天荒的东西,还有齿轮,每一个齿轮之间必须做到环环相扣,不容有半分的疏失,因而匠人们一次次的进行试制,最后一次次遇到难题,再将难题记录下来,改换其他可替代物。

其实科学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使用科学的方法。

这一批匠人大多和叶春秋在一起,耳濡目染,大致已经对制造新玩意有了那么点儿认知,先是理论,之后是进行实践,若是实践不成,就回过头去检查之前发生的疏失,寻到了问题所在,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再进行实践。

一次次枯燥无味的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后,这大钟总算有了一些眉目,而大钟所需要的许多部件,在现代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匠人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机械已有了新的认识,仿佛一下子,跨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他们突然意识到,原来弹簧的拉伸居然也可以产生力,而齿轮之间丝丝合缝,竟可以起到杠杆的作用,原来不同的材料特性全然不同,有的钢铁适合刀剑,有的钢铁适合指针,有的钢铁适合做弹簧。

等到他们当真开始去摸透这些原理和知识时,无形之中,开始摸入了机械制造的门径。

叶春秋就是需要培养一批这样的人,而这些人诚如镇国新军一样,会成为叶春秋未来的种子。

他们白日除了要动手之外,到了夜里,叶春秋还要让他们上课,主要学的是算学,有时叶春秋也会亲自去讲一些课,却是教授他们如何制图,制图非常重要,自己脑子有了想法,不可能凭空先造出来,而是要先通过一种所有人都看的懂,能够互通的图纸表达出来,最后才能在一起讨论可行性,再原原本本,将这些东西制造出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一章:仗义每多读书人(第八更)

这种匠人在工坊里的待遇很高,也正因为这种很高的待遇,才使他们成为人人称羡的对象。

这其实就是千金买骨的道理,一个好的匠人,能够过上体面而舒适并且受人尊重的生活,这就足够使他们成为底层学徒和劳工们争先效仿的对象了,越是底层,越是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做官或者从商,因为那距离他们过于遥远,而高级的匠人,却可以成为他们努力的目标。

如此一来,在工坊里的匠人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很多人希望成为高级匠人的一员。

叶春秋让孙琦在工坊里请了一些夫子开课,教授一些识文断字和算学的知识,这些从前认为读书无用的人,而今却是趋之若鹜,不少人愿意去旁听。

人就是如此,当你的生活黯然无光,你从出生开始,所有人就告诉你,你不需要努力,因为你的命运就是如此,你爹是军户,所以你也是军户,你爹是匠人,你未来也会是匠人,你不需努力,不需去提高,因为你的人生就是如此,即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懒惰、敷衍,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懒惰和敷衍,与自己去努力得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即便后头有鞭子抽,也无法使他们振奋起来。

可一旦这个时候有人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告诉他们可以过上一种全新的生活,这种命运的改变并非是遥不可及,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去学习,那么你就可以得到回报,可以和某某人一样,而今住上舒适的宅子,可以一日三餐有鱼有肉,可以寻一门好亲事,娶一个好媳妇,你的孩子将会有钱供养着读书,那么……不需要有人鞭挞,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自觉的行动起来,他们意识到,原来做工也可以改变命运,原来学习竟也可以得到回报,自然而然,大家便会愿意拿出多余的时间去提高自己。

这个世上从没有懒惰的民族,他们缺的,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