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2/4页)

应让他更加明白了自己与万物的不同,让他真正的明白自我和万物的区别,从而真正从万物之中独立出来,立于天地之间。

知身,并不仅仅只是以神识知我之身,还要见自己之身在万物之中,与万物相同,亦与万物相别,是自我之肉身与万物之关联,此时才能见我身之止。

什么是身之止?神识所感可以离身而在,甚至通达万物,以万物为身。那么如此一来,自我之身是在还是不在呢?神识所寄只是在物,如此万物混然为一,万物皆是我身,那么为什么要说这一具肉身方是我呢?神识所在即是我之所在,抛弃肉身,以神识游于万物之中,岂不是更加自在,更加无拘无束吗?

白衣人师父告诉陆正,这样的境界并不是修行人当行之道,如此神识游于万物,就如鬼物一般,早已丧失其本,属于阴邪之道不说,更不必谈往下的身心相合、形神为一的知心境了。所谓身止,正是通而有别,也就是潜龙诀之潜字真意所在。

所谓潜者,是龙在深渊之中,即如元神在身。是本来之地,是发生之处,是休养生息。以人间的道理来说,就犹如人的本来家园,人若是离开了家园,岂不是成了流浪之子,就好比陆正离开了家之后,成了青龙寺街上的乞丐一样,漂泊无依,虽然处处是家,其实根本无家可归。

元神存身,便有滋养生机之功。因此知身境之中,元神、元精、元气三者,便是身心所系,性命所在,是形神变化之根本。知止于身,则一切有所依,一切有所凭,乃是一切神通法术的起点。

由知身而知万物,最终至知止于身,这是再度印证了知心境界。这是陆正的第二个明悟。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之前他证入了空门无我之境,无我这一切不生,如果他要继续如佛门修行的话,这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他要修行的御龙诀实际上更接近道门,但又有所不同,却与佛门之修行大相径庭,因此证入空门,可以说是陆正在修行路上踏错了一步。师父这么做是将他的修行又拉入了正轨,而且是无声无息的就做到了,甚至都没有跟陆正说起。

空门无我之境,不仅观照无我,更视天地万物如梦如幻,这一点陆正在日月庐时候,就在云叶尊者那儿领教过了。此时再想起这件事,陆正也已经明白,云叶尊者当时这么做并不是简单的闲聊,也不是当时自己以为的这位苦行僧的师父是在开导自己,而就是为了在自己心中种下一颗幻种,让自己在某个时候能够领悟佛法,进入佛门修行。

这点心机藏得可真够深的!如果不是陆正现在自己明白过来,只怕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同时陆正心中也不禁疑惑,这云叶尊者为什么要引自己入佛门呢?虽然证入空门,自己并非无所得,但是这样的行为却明显带着诱拐,却是让他感觉不舒服了。何况,刚刚不久之前,云叶尊者还前来搜拿自己,甚至想要致自己于死地,这个和尚心机实在是可怕,又不知道他的目的究竟为何?但他的目的还没达成,应该不会中途把手,以后可是要多加小心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万化之基

人在许多时候,因为身处其中,往往不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但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再回头看的时候往往一览无遗。但那时候事过境迁,一切的领悟似乎会来得很晚。但正如赤先大长老对赤灵所言,一切的行为,所求的并不是事事无咎,而是能够出乎本心不曾动摇。

赤先大长老是对赤灵说的这番话,当然没有对着陆止一说。但是陆正此时也明悟到了这一点,就在他洞彻了云叶尊者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之后,他却并没有懊悔当时自己怎么并没有发现。以他当时的心境和所了解的云叶尊者的身份,他怎么都会做出那样的举动,而且并不能以现在的洞彻就否定过去,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心意之善。若是如此,每个成长之中的人见过去的自己都是幼稚的。

陆正此时就这么坐在火灵神树下面,入定之中,身无动静,跟周围化成人形的赤焰豹们一模一样,并没有任何的不同,但是他心中的明悟却越来越多,仿佛对于其他的赤焰豹来说,这棵火灵神树所赋予他们的是不凡的神力,开启他们的灵智和神通,让他们从一头普通的赤焰豹变成赤焰豹妖,拥有种种法力。

但是对于陆正而言,却是让他真正体悟到了火之神,感悟到了自己的元神,与深藏在万物之中的神,万物皆有其神。

就在神识通达于这个火灵神树之后,那无边无穷无尽的火,似乎将陆正心中的杂念一点一点的燃烧干净了,他的神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纯,而且他心念也是从未有过的凝结和平静。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