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 (第1/4页)

知缘居士打断道:“不对不对,见即不见,不见为见。所谓见面礼,见面即为礼,即礼在见面,此外哪有什么见面礼呢……”

两个和尚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说起来,众僧也只当不闻。那边听泉和尚见他们言不及义,便问嗔心和尚道:“师兄,八苦师兄既然坐化,不知是在佛山何处,又是否有舍利遗留?”

嗔心和尚伸手一指,指向那颠倒梦想小径通的尽头,也就是在人形佛山的左肩之处,道:“听泉师弟,可见到那处的石像了吗?”

听泉和尚循指望去,只见嗔心和尚所指乃是一尊嵌入岩壁的跏趺而坐的石像,看样子是个光头和尚,已经是满身青苔,与石壁融为一体,但是面目栩栩如生,眉眼之间有悲苦之色。听泉和尚认得清楚,这面目不是八苦又是何人,他初时已见过此石像,但不甚在意,此时被嗔心和尚点破,这才大吃一惊,惊呼道:“八苦师兄!”

这一呼,引动所有僧人的目光都向那边望去,就连半月和尚和知缘居士也停下争论,注目所及,却见听泉和尚已经站到了那石像身前,伸手轻抚石像面孔,眼中落下泪来!众僧人同时双手合十,念诵起佛号来。

半月和尚见此情景,若有所失,道:“八苦师弟是怕见女儿,畏惧这一段因果,才坐化的吗?”

另有一僧忽然问道:“是谁引来这女孩子上山,她怎么会跟那天命之主在一起?”说话的僧人眼中目光极为锐利,乃是佛门放光岭无量精舍中的法座一凡命和尚。

一凡命刚说完,又有一僧道:“八苦师弟和这女孩子的因果毕竟是小事,众师兄弟何故察于秋毫而不见舆薪。刚才这天命之主引动光明净地这么多修行人一起发愿以求,引得佛山出世,现于天地之间,事非寻常,只怕有不测之变将生,难道不是更值得忧虑吗?”说话的乃是佛门无相峰大慧寺的驻山僧,法号大如知藏。

大如知藏刚此言,众僧同感震惊,尚未有人及时附和,又有一僧缓缓开口道:“大如师兄所虑虽是,但佛山应众生所请而现世,必应福祸之机。虽可见动荡将至,但贫僧以为,佛心本在众生身,佛山也不妨现于众生之前。倒是另有一事,较之更让贫僧不解。倒是想恳请金刚尊长老能够解弟子之疑。”

众僧望去,只见说话的和尚所立之处,乃是在一棵秀美异常的花树之下。这棵树不知是何等名目,舒展枝叶,每一枝头都是一朵不同之花,此枝是牡丹,隔一枝却是芍药,上方才见山茶,下方却映衬桃花。且不止此,有些并不长于枝头的花,居然也出现在他身后之树上,譬如莲花等等。总之,在这棵奇异的花树上,竟遍开天地之间各种之花。(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兴疑答非所问者

这棵花树之上共有多少朵花?此树不多不少共有三百六十五根树枝,一枝之上只开一朵花,因此便生长着三百六十五朵花。但实际上在这树上会开出的花朵却并非只有三百六十五种,因为这棵树上的花会随着那僧人的喜怒而开谢,当僧人欢喜开心之时,一树之花便绽放;当僧人悲伤忧愁之际,一树之花便萎落。当那些萎落的花丛枝头掉下之后,再从枝头上绽放开出的却不一定会是再跟之前一样的花了,很有可能便是另一种在之前的三百六十五种之外的花。

那么这棵树上的花是无穷无尽的吗?事实并非如此,至少树上绝不可能出现的花就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这个僧人从来没有见过的花,那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棵奇异之树的枝头上的。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天地之间有一种花,哪怕这个僧人纵使亲眼目睹过,却也无法令之出现在他这棵奇异无比的花树之上,那就是天意花!天意花是真正的天地造化之灵,所以是绝对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这个僧人的开花之树上的。

这棵树乃是真实并非幻化之物,却能化神念为有形可见之花,可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极为特殊的法器,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神器了。所以才能够随着这个僧人出没无定,变化不测。只要这个僧人所在之处,这棵花树便会随之出现在他的身后。

一棵盛开的花树之下的僧人,如此特别的一个和尚当然在佛门之中,甚至是在修行界大大有名。这个僧人法号灵王,乃是无相峰大慧寺的法座。

灵王僧进入佛门修行之前是修行界一位世家的修行人,从小惊才绝艳,天资过人,少年之时修为已经足以令他傲视同辈,也因此令他十分自得而傲慢。但也因为这一点傲慢,让灵王僧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之下与另外一位世家修行人结下冤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无意之中结下的冤仇。导致了两大修行世家火并,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