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部分 (第2/4页)

数的读书人,他们是没有机会得意的,又因为他们无法得意,所以他们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甚至在士林里,也得论资排辈的,资历老的,那自然是可以说话,文章写得好的,意气风发,自然声音也大,可其他人,那就呵呵了……滚一边玩泥巴去吧,你也配叫读书人?

而现在,这改制过的科举,却真正是给了另外八成人,一个新的机会。

诚如那中举之前的范进一样,他们的生活,压抑得可怕,被人嘲讽,连自己老丈人都瞧他不起,这是为什么?因为太难考了,因为自己并不擅长八股文。

可是现在……机会却是来了,三年之后,还有春闱,又是取三万人,所以许多心灰意冷的人,现在又开始捡起了书,虽然这一科没有中,可是下一科,却还是极有希望的,即便是二等举人,那也是官,那也足以吐气扬眉,甚至有些家境优渥的人,读了几十年的书,难道就甘愿这样混吃等死吗?

也正因为如此,商学和律学的书籍脱销了。

陛下给了大家一个新的机会,一个给你们改变命运的机会,机会就在眼前,若是不抓住,难道真要做一辈子的腐儒吗?

当今天的报纸一开卖,大家方才知道,原来这位夏部堂,竟是如此作践的新晋的举人和进士,这使不少人的心里发寒了。

于是他们读着书,却开始心不在焉起来。

自新政推行之后,天下可谓是动荡不安,这也使得许多人心开始难定了。

朝廷朝令夕改,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更多的人,在默默地观望着。

次日一早,夏言的心情更不好了,可谓是怒气冲冲的,他是憋了一肚子气啊。

那些人是谁找来的,十有**就是叶春秋!你叶春秋一个外臣,竟是干涉起朝廷的事了,改制倒也罢了,居然还如此作践老夫?

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我受委屈了,我不干了

既被大批的读书人堵在礼部外头大骂,又看到报纸满眼都是骂他的文章,夏言毕竟是德高望重之人,这口气是怎么也咽不下去的。

今日就是廷议………他已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今儿是非要仗义执言不可。

等他赶到午门外头,从车上下来后,许多人已经到了的大臣,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显然昨日的事,大家都已有耳闻了,甚至有不少人,都朝他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这只是因为,夏言说出了不少人心里想说的话,可夏言似乎做了这出头鸟了。

等到晨钟响起,午门大开,都带着心事的众人便鱼贯而入。

待到了太和殿,只见精神奕奕的朱载已是坐朝了,却是不料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叶春秋正微微笑着,已坐在了朱载左侧的位置。

鲁王殿下位高权重,论起来,既是陛下的叔父,也是陛下所认的亚父,他坐在哪里,礼法上,倒是说得过去的。

只是大家没有料到,叶春秋竟也会参加这一次的朝会。

夏言的脸色,顿时异常铁青。

这是挑衅,绝对是挑衅啊,这显然是明知道老夫今日会来发一发牢骚,所以这叶春秋才特意来参加今日的廷议。

他想做什么?是为了吓唬老夫吗?

泥人还有三分火呢,何况还是堂堂礼部尚书?

众人行了礼,朱载便泰然道:“诸卿不必多礼,今日廷议,所议何事啊。”

若是按照往常的惯例,本该是王华站出来,先将今日要议的事禀奏一遍。

可夏言的性子终究是耐不住了,突然朗声道:“陛下,老臣有一言。”

于是众人纷纷看向夏言,显得有些震惊。

没看到叶春秋在这里吗?这分明就是来耀武扬威的。要不然按理来说,叶春秋确实可以不参加这一次廷议的。

这夏部堂,看来是真的坐不住了,只怕当真是把人惹急了。

朱载只温和一笑,便道:“夏师傅有话直言无妨。”

朱载的性子,其实是颇为温和的,虽然他坚定不移地支持新政,可是在对待百官的态度上,却颇有弘治先帝的风采。

夏言拜下道:“老臣年纪老迈,只怕再难侍奉陛下了,恳请陛下准臣告老还乡,怡儿弄孙。”

对于夏言这一番话,其实大家都并不觉得意外,这算是朝廷历来的老规矩了,一旦有大臣受了委屈,第一件事,就是请辞,这颇有点撒娇的意思,意思就是说,我受委屈了,我不干了。

不过……一般不把人惹急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