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3/4页)

,结果不由十分失望,那几份杂志几乎都是些面向女性的时尚杂志,只好无聊的在一堆报纸里翻了翻,竟然意外在最下面翻出了一本单色黑白冲印的杂志……《电影双周刊》。

林孝智一愣,旋即来了一些精神,拿起那杂志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看了起来。

《电影双周刊》,这份杂志国内电影人应该都不陌生,它创刊于1979年初,本随着香港电影的大潮,见证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跟兴衰历史,同时华语世界里最富盛名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亦是由《电影双周刊》一手创办的。

他拿到的这一份并不是最新的一期,而是半个月前的版本,不过醒来之后林孝智也忘记去订一份《电影双周刊》,因此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雷觉坤中东路设宴约吃饭,新艺城三巨头貌合心离同赴宴!”

才翻开了几页,林孝智便眼睛一亮,被杂志上的一片文章所吸引,逐词逐条的看下去,很快就把一整篇文章全给看完,托着下巴眼神闪烁。

不熟悉香港电影的人,很难想象新艺城这三个字,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到底意味着什么。自八十年代初靠吴语森匿名为其拍摄了几部电影赚得第一桶金,引起了掌控九龙城建跟九龙巴士的香港顶级豪门雷家的注意后,没多久雷家先后成立金公主娱乐公司投资约两千万港币同新艺城三巨头之一的麦加合建影城电影有限公司(金公主51%、麦加49%),控制了新艺城72%的股份。三巨头之中的石天跟黄白鸣,各自占去了新艺城19%跟9%的股份。

于是雷家出钱、三巨头出力,短短几年的时间,一个偌大的电影帝国崛起了,86年是新艺城最辉煌的一年,不仅是因为这一年《英雄本色》上映为新艺城大赚特赚,也不仅是因为这一年新艺城拍摄、参股投资、发行的总电影突破五十部,而是因为在这一年里新买下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传媒巨头默多克向新艺城发出了投资意向书,欲以1。25亿美元全资收购新艺城。

1。25亿美元,近乎相当于10亿港币。默多克欲收购新艺城的风声一放出来,迅速在整个香港电影界引起了巨大轰动。默多克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渴望插手香港影视传媒业的举动,给新艺城高层带来多大的震动。尽管不差钱的雷家拒绝了默多克的报价,但伴随着这件收购意向所引发的新艺城高层动荡,也开始了。

默多克的收购,令石天尤其是黄白鸣对麦加跟雷家的不满越来越高。他要求重新分配新艺城股份遭到麦加的断然拒绝后,于当年私自联络了德宝投资拍摄了《开心鬼》第四部,公然为其他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对付自己的电影公司。黄白鸣起了个坏头,没多久之后麦加也学他出走,为嘉禾拍摄了一部《最佳福星》,并且在当年的暑期档大杀四方,将新艺城自己公司拍摄的电影都打压了下去。石天大失所望之下,也开始暗中投资徐可的徐可工作室,接受来自嘉禾跟德宝、邵氏的投资拍电影。

新艺城三巨头之间的矛盾从此公开化,偌大的电影帝国三根支柱都生了裂痕,根基不稳之下,这个昔日的电影帝国消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重生之哀家有田

萌妹纸新书,看似言情,却是热血沸腾的恩怨情仇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搞定何藩

《电影双周刊》倒也不留一点情面,尽管新艺城三巨头不合,但敢这么明目张胆写出来的,放眼整个香港也就仅有《电影双周刊》独一家了,连一向大胆的《东方日报》为了能从新艺城得到源源不断的新闻,对于三巨头不合这样的新闻,也很少正面报道,也难怪《电影双周刊》会遭到来自新艺城的封杀了。

又往下翻了几页,无非都是一些影评,其中有的中肯,有的太过偏颇,林孝智翻看了几篇,也只在一片名为“再看《霸王花》,程龙小成本掘金大宝藏”的影评上稍稍多看了几眼,便翻了过去。

快速将《电影双周刊》翻了一遍,林孝智倒是对杂志上的几个广告位招租来了些兴趣。如今正是《电影双周刊》发行量最大的时期,据说每一期出货量都不在12、3万册以下,甚至在日本跟台湾也都有一两万本的印刷量。以《电影双周刊》的出货量,每期一个广告位只有七千到一万八港币不等,倒也谈得上划算。

“看来等《我为卿狂》拍摄完成后,可以考虑下联系《电影双周刊》,买上几期的广告位!”

揉了揉太阳穴,林孝智心中若有所思。他想得很多,自己在《电影双周刊》上买了广告位,他们的工作人员,应该也会关注一下吧,到时候若是能给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