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2/4页)

钩着一条1尺长的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老人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到自己的鱼篓中。观者百思不得其解,问老人为何舍大而取小。想不到老者的回答是:“1尺长的鱼已经够了,太大的鱼钓回去,我家吃不了。”

俞汉涛听后默然半晌,知道这是王思宇在变相拒绝自己,但他理解错了,以为是两人交往的时间太短,而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引起对方的不快,于是尴尬地笑了笑,点头道:“知足,知止,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世上的诱惑太多了,人的欲望有时也太多了,小王主任,你这是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啊。”

王思宇倒没想到这位老实人居然也这么会说话,不禁讶然,但他注意到了俞汉涛刚才的不自然,不想让他难堪,赶忙摆手道:“俞书记,你言重了,要说上课,我可不够格,不过今天上午倒是听古华寺的僧人讲了一节色界,听得我头晕脑胀的。”

俞汉涛此时也正想转移话题,掩饰尴尬,便强打精神,顺着王思宇的话题追问下去。

王思宇便把遇到静斋大师的事情讲了一遍,俞汉涛听后微微一笑,转动着手中的茶杯道:“说起古华寺的僧人,我倒也认识一位,法号静观,那位静观大师的名气比静斋还要大些,前年某次在风月场所的走廊里,遇到那位高僧抱着一个少女调情,我见他带着假发,就想调侃他几句,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静观大师好巧啊,小王主任,你猜他是怎么回答的?”

王思宇饶有兴致地望着他,轻轻摇头,俞汉涛嘿嘿地笑了笑,卖了个关子,见王思宇做出聚精会神地样子,才继续道:“那位静观大师居然转头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认错人了。”

他话音刚落,两人便同时放声大笑起来,刚才的那几分尴尬,便在笑声中一扫而光。

回到房间,洗过澡,两人轻声聊了一会,俞汉涛意兴阑珊,便先躺下睡了,王思宇看了一会电视,就也躺在床上,但耳边听得俞汉涛鼾声如雷,他始终无法入睡,尽管耳朵里塞满了餐巾纸,又拿被子捂住脑袋,但俞汉涛那闷雷般的鼾声还是钻了进来,王思宇抱着枕头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在心里暗自叹息道:“报复啊,这是赤。裸裸地报复……”

既然睡不着觉,王思宇索性打开电视看了一会,见没有吸引人的节目,就悄悄起身下了地,站在窗前,向外望去,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在前方的水面上时隐时现,极为好看。

他抬手看看表,已经快到夜里十一点半,而俞汉涛的呼噜也打得渐入佳境,愈发响亮起来,王思宇轻轻叹了口气,忽地想起船夫老刘那个简陋的土坯房,就穿了衣服,外面套上那件破旧的军大衣,蹑手蹑脚地开门出去,打算到那个窝棚里去眯上一晚。

借着月光,王思宇行走在堤坝上,一路向白天钓鱼的方向行去,在走了约莫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离小屋不足百米远的地方。

他正高兴时,忽地一愣,驻足望去,却见前方隐约有火光晃动,王思宇登时大吃一惊,以为出了状况,赶忙快速向前奔去,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附近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在河边的堤坝上,正燃着一堆篝火,而一对青年男女,正背靠着背,仰头望着头顶的圆月,情景非常浪漫。

王思宇长吁一口气,不禁感到有些好笑,而此时一身是汗,困意全无,好奇心也被这两人勾起,他见两人并没有发现自己,就悄悄地隐身在灌木丛的暗影里,缓缓向两人接近。

夜里的风有些大,吹得火光明明灭灭,而风过树梢的声音,也掩盖了王思宇的脚步声,只三五分钟的功夫,他便潜到了离两人十几米远的地方,怕被发现,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王思宇便蹲在一棵槐树下,偷偷向火堆边张望。

篝火旁的两人他并不陌生,一个自然是美少女李青璇,她此时身上裹了一条暗红色的毛毯,正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瞧得入神,而她身后的那个男生,王思宇也恍然忆起,曾在去年的平安夜里见过,正是在饭店里弹着吉他,求婚被拒的那位小帅哥。

王思宇依稀还记得,当时是魏明理和张振武把李青璇带走,而眼前这位帅气的大男孩并没有收魏明理给的分手费,而是发疯一样地跑了出去,他当时那副样子很值得人同情,所以给王思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青羊的时候,王思宇也曾听到过传闻,知道李青璇在和魏明理家的小子处朋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他没有想到,这小丫头还和前男友藕断丝连,如今竟在罗敷山水库偷偷幽会,被自己无意间撞见……

见两人亲密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