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部分 (第2/4页)

陛下也不是他叶春秋的错,那么……

四目相对,叶春秋感觉到朱厚照似是有了主意,倒也没有多问,只是苦笑道:“臣弟告辞。”

从暖阁出来,这诺大的紫禁城里,却显得空荡荡的,远处几个身影,似是神宫监的宦官在清扫,那琪琪格想来,早已出宫了,叶春秋的心情依旧还没有平复,徐步至午门,刚到午门,却有熟人在等他。

“春秋。”

叶春秋远远眺望,不是邓健是谁?

这个时候撞到邓健,令叶春秋有些难堪,却还是上前道:“邓兄有何事见教?”

邓健的表情有点意味不明,道:“原来果有内情啊。”

叶春秋随即道:“邓兄,不是这样的,你误会了。”

邓健却是捶胸跌足地道:“礼崩乐坏啊。”叹息了一阵,却突然道:“我在这等你,只是想告诉你,男儿要有担当。”

“什么?”叶春秋错愕地看着邓健。

邓健却是正色道:“人家一个女子,尚且在天子堂上说出这样的话,你还愣什么?有jian情不就有jian情,这些年,我是见得多了,圣人的教诲,有几个记得住呢?个个口口都是仁义,背地里是什么样子,你定是和这女子承诺了什么吧,你既污了她的清白,人家也在天子堂该闹的也闹了,还能说什么?”

说到这里,邓建仰起了脸,眼里露出曲高和寡之色,接着道:“哎……像我这样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趁热打铁

叶春秋跟邓建认识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早习惯了他这调调,看着邓健,笑了笑,随即道:“多谢邓兄金玉良言。”

不过,说回来,其实自始至终,这事都令叶春秋感到有些怪怪的,事情的发展,某种程度来说,太快了。

快到素来习惯将实情掌握于胸的叶春秋,有些反应不及。

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解决的,连邓健都想开了,叶春秋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顿了顿,叶春秋踟蹰道:“邓兄,你我好久不见了,不妨到舍下来,咱们浅酌几杯,如何?”

“不去。”邓健很直截了当地道:“这么大的事,这个时候肯定已经传到弟妇的耳里了,你家里河东狮吼,却还想叫我去给你挨刀子不成?我也没这闲工夫,我现在在通政司做事,新任的通政使,可忙着的呢。好了,后会有期,我走了。”

原来邓健成通政使了?

说起这通政使,倒也是个要害的部门,可以在宫中行走,经常要接触到各部和内阁,不过……

却是最没有权利的,因为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宫里公文的传递,看上去很重要,其实一丁点都不重要。

邓兄这肯定是被人黑了,哎……

不过细细想来,这样的下属,不黑他,黑谁?叶春秋摸着自己的良心扪心自问,若是邓健是自己的属官,自己也绝不会将他放在离自己太近的地方。

于是叶春秋只好和他告辞,匆匆地回到了家里,刚刚到了家门口,门房便道:“老太公请公爷去一趟。”

看来河东狮吼没有,老太公倒是先得知了消息!

叶春秋只好去了老太公的住处,老太公的身子终于好了一些,用他的话来说,他这把老骨头,是在死撑,怎么着,也要向要天再借三十年,绝不能出什么意外,所以将自己的身子看得格外的重。

这很好理解,虽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现在老爹叶景在辽东做官,正是最风华正茂的时候,老爹眼看着就要年过四旬,这个时候若是服丧丁忧个三年,等到起复的时候,怕是最佳的时期就过了。

叶老太公和叶春秋父子不一样,父子二人若是在其位谋其政,那么叶老太公每日闲着发慌,便在谋叶家的万世,自己的生命已是快到头了,可是儿孙们的未来如何呢?

有时候看到叶老太公这样操心,叶春秋也是无言,此时到了病榻前,见叶老太公脸色很不愉快,叶春秋快走了两步,在叶老太公的近前道:“孙儿见过大父。”

“你回来了啊。”老太公勉强地挤出了点笑容。

叶春秋便坐在榻上,一边摸了叶老太公的脉搏,一边道:“是呢,今日散朝散得早些……”

然后捏着脉搏的手,明显能感觉到心率跳动加快!

此时,叶老太公道:“你,你……哎,朝里的事,我已知道了。”

叶春秋一脸惊诧地道:“呀,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