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2/4页)

了,然后看了很不靠谱的朱厚照一眼,心里不由叹息,知夫莫若妻啊,这皇后娘娘对陛下的了解,比自己显然要深刻得多。

那么……就取吧。

叶春秋沉吟片刻,终于道:“国朝皇族取名自有法度,既是太子殿下,那么这名儿,少不得得朱载起头。”

朱载……猪仔……叶春秋为当初立下皇族姓名规则的洪武太祖颇有点儿……算了,就不非议了,取名要紧……

叶春秋似乎大致有了一点眉目,便对身边的宦官和颜悦色地道:“烦请拿来笔墨。”

等那宦官取了笔墨来,叶春秋便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垚’字。

金木水火土,朱厚照这一辈,无论是叫朱厚照还是朱厚熜,都遵循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规则,也就是说,这一代的皇族,最后一个名儿都有一个火字旁。(朱厚照的照边上也有一个火字旁,不过现在的键盘打不出了。)

那么下一代的皇族,则自然而然是延顺到了土字偏旁,叶春秋倒也省心得很,直接写下一个‘垚’字,特么的三个土,应该算很**了吧。

叶春秋含笑道:“不如,太子就叫朱载垚如何?垚者,通尧也,即可意为高山仰止,宵拔巍峨,直插云霄,又可通上古圣君,将来太子必定像尧舜一样,克继大统,使我大明国道昌隆,延绵万世。”

幸好这是大明朝……

大明朝的接班制度还算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皇族父子之间的防范,也正因为如此,叶春秋才敢用通尧的垚字来给未来‘太子’取名,这若是换做是一两百年后的满清,这皇帝还没死呢,你就想做尧舜,多半……叶春秋的脑袋上得多一块疤的。

朱载垚……

这名儿吉利得很,即表示不拔高山,显示生命力的顽强,又可通古之圣君,简直就像是为未来的太子量身定做一样,榻上的夏皇后眼眸一亮,却是殷殷期盼地看向朱厚照道:“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朱厚照激动地道:“好啊,别人都是一个土,朕的儿子比他们厉害,有三个土,一个抵得过他们三个,好得很,将来太子出来,就叫朱载垚了,叶爱卿果然学贯古今,朕很佩服。”

卧槽……这理解逻辑,再好的名字给他一解释,怎么都感觉被糟蹋了一样。

叶春秋表情怪怪的,等到那周院使开了药来,有人服侍着夏皇后吃下了药,夏皇后觉得身体好了一些,叶春秋才对朱厚照道:“陛下,百官还在等着陛下……”

“哦。”一下子了却了一桩心事,朱厚照又焕发了神采,兴高采烈地道:“走,摆驾奉天殿。”

……………………

在仁寿宫里,虽是到了下午,可是张太后却是刚起,昨儿担惊受怕了一夜,张太后其实也是一宿未睡,这夏皇后乃是她钦点的,而今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张太后自是对这个孩子带着很大的期待,而今……总是觉得这孩子要保不住,却又带着一线希望,张太后这几日的状态很是不好,满满的怅然若失之感。

因为是清早睡的,若不是寿宁侯张鹤龄和张延龄入宫,多半张太后现在还没醒。

虽是节庆,但两个兄弟很乐意跑来陪陪这个深居宫中的姐姐,宫中也是张灯结彩,可是张太后依旧没有一点喜气。

终究是自己的皇孙啊,还是真正的嫡孙……御医院那儿依旧言之凿凿,虽还抱着一丝妄想,可是理智告诉她,自己多半是要失望了。

现在两个兄弟拢着长袖在一旁,张太后却是幽幽叹息:“哎……哀家呀,方才又做梦了,梦到那孩子生了出来,样子和先帝一模一样,也是文绉绉的样子,鼻头有点大,眼睛呢……总是不安分。”

张延龄不禁道:“眼睛不安分,这不是先帝,怎么听着像是陛下?”

张太后横瞪了这嘴巴不牢的兄弟一眼,张延龄只好讪讪一笑,忙是噤声。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七章:罕见(第四更)

张太后又是愁眉不展起来,幽幽地道:“哎……想着真让人伤心,从先帝那会儿,皇家的血脉就越来越稀薄了,到了陛下这里,也只有陛下一人,现在说来就忍不住觉得难过,好不容易盼着盼着,把孩子盼来了,却出了这样的事,哀家自问咱们张家也算是积善之家,先帝呢,也是励精图治,不知积了多少德,怎就会如此呢?”

听到张太后说自家是积善之家,张鹤龄和张延龄脸上立即一崩,真要论起来,若说缺德,生孩子没屁眼之类的事,肯定和先帝不会有什么关系的,张鹤龄心里想,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