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部分 (第2/4页)

亲朋好友了,只朝他们点了点头,便搀着叶老太公直接往叶府走。

叶府依旧还是老样子,却更热闹了,到了厅中,叶春秋服侍着叶老太公坐下,正待要亲自给叶老太公斟茶,身边却有人道:“公爷,我来吧。”

叶春秋侧目看去,却见一个个子高高的人,显得有些腼腆和含蓄,看起来和自己年纪相仿,身上却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官服,头上的乌纱帽还没有除去。

叶春秋觉得此人越看越面熟,不禁定定地看着他,却又一时间叫不出名字来。

这青年‘官员’朝叶春秋行了个礼,道:“我是辰良。”

原来是叶辰良……

对这个堂兄,叶春秋历来提不起太多的热情,虽然大房和二房之间已经摒弃了从前的不和,不过叶春秋对于二房的关心,实在欠奉。倒是三房的俊才,在锦衣卫里做事,叶春秋是时时关心的,叶俊才而今已升任了锦衣卫副千户,这就是叶春秋托人运作的结果,成了副千户,未来的运作空间可就越大了,虽然眼下没有权利,可有了这个起点,又有叶春秋父子作为依靠,叶俊才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即便如此,终究还是亲戚,叶春秋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堂兄,想不到这样大了,竟差点认不得。”

说话的态度,倒像是对自己子弟说话一样。

只是叶春秋确实有这样说话的资本,他是镇国公,何况现在还是叶家的大家长,权力与族权集于一身,在这叶家,无论是对谁,甚至有生杀夺予之权。

叶辰良神色带着谦和,道:“是呢,去岁的时候,我中了榜,公爷忘了吗?是二甲三十七名,蒙诸位大人不弃,准我入了翰林。”

入了翰林了?

他的这个考试成绩,其实并不算高,二甲三十七名,一般是很难进入翰林成为庶吉士的,而且叶家也没有走什么关系,不过细细一想,吏部那儿知道此人乃是叶家的人,就算叶家的人不打招呼,想到叶家一个镇国公,一个辽东巡抚,叶春秋的泰山又是内阁阁老,再加上叶春秋与谢迁的关系,这叶家的人金榜题名,好歹也是二甲,何况还年轻,大有可为,点进翰林,也无不可。

叶春秋便笑道:“想不到如此有为了。”

“哪里?”叶辰良忙道:“若无公爷,就没有辰良的今日。”

他倒是识趣。

叶春秋只是点点头,接着便与诸人欢聚一堂。

叶老太公高兴极了,却不知该说什么,嚅嗫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叶春秋说了几句问候的话,见了邓健,这邓健笑吟吟地道:“春秋此番立了大功,真是一件大喜事啊,太公,你是不知,春秋驱逐鞑靼,这是自太祖时期,蓝玉和中山王才可以比肩的功绩,据说廷议很快就要论功了,到了那时,叶家怕是更了不起了。”

咦?

叶春秋看向邓健,心里不禁有些感到不可思议。

这家伙,什么时候居然也懂人情世故了?

叶春秋自是深知叶老太公最是爱听好话的,果然开怀地大笑起来,可是得意和欣慰的笑声到了一半,突然戛然而止。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触怒

看着前一刻还在大笑的叶老太公,下一刻突然将脸上的笑意一收,叶春秋不禁一怔,只见叶老太公轻描淡写地捋须,换上沉重的口吻道:“哪里,哪里,尺寸之功,怎么当得起了不起这三字呢?邓御史太严重了,只不过……是比别人多尽了一份心罢了,折煞人也,以后万万不可在外这样说了。”

在这一点上,叶老太公显出了很大的克制和隐忍,若是其他时候,早就敲锣打鼓了,此时,似乎多了一层功高盖主的忌讳。

叶春秋不由地在一旁露出笑意,听着这边在吹牛bi,另一边却在礼让谦虚,却也觉得有趣。

当天夜里,叶家自然要设宴,款待诸人,叶老太公跟众人热闹了一番,很快也乏了,便去后堂歇息,邓健这些人都是老熟人,也没什么避讳,叶春秋去后厅里换了一身新衣出来准备待客。

此时,他心里知道王静初一定在等自己,不过女眷不便抛头露面,现在又有宾客在,只好让她多等片刻。

叶春秋信步要穿过月洞,却见叶辰良已在这等着,只见他也已换了一身儒衫。

见了叶辰良,叶春秋只是抿嘴一笑,随即道:“辰良也在?”

叶辰良连忙给叶春秋行礼。

叶春秋只是不咸不淡地摆摆手道:“兄弟之间,不必多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